◎瓊 珍
(西藏日喀則市群藝館 西藏 日喀則 857000)
廣場舞是我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形成的一種以城鎮居民為主體的群眾文化現象,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員加入了廣場舞的行列,廣場舞成為退休人員文化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提升退休人員的文化生活層次,貫徹實施“老有所養、老有所為”主旨,是事關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對廣場舞的作用和效能展開探究,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1]。
提升退休人員的文化生活層次,不僅體現著黨和國家對社會養老問題的重視程度,也體現著文化管理部門能否因勢利導,借助群眾性文化活動來滿足退休人員通過文化活動獲得精神愉悅以及增強文化“紅利”的需求。
文化生活核心要素的最重要維度是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文體活動這一載體,倡導構建新時期“文化生活”價值,并通過文化生活的開展構建退休人員新的生活模式。
文化活動能否通過對生活模式的構建,突破退休人員生活相對單調的局限,是衡量文化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在構建手段的選擇上,以個體文體活動與社會化文化活動有效融合為邏輯前提,使文化生活真正成為健康退休生活的建構內容,是各類文化活動的價值所在[2]。
退休人員因原社會生活空間的變化而帶來的個人生活空間的變化,容易因不適應而產生相應的失落、焦慮、頹廢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退休人員的身心健康。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需要退休人員進行自身心理調適,以適應退休生活節奏;另一方面,也需要當地文化部門尊重退休人員的個體差異性和社會生活多樣性的需要,通過積極引導或搭建相應的活動平臺,實現兩者之間的有效融合,努力使文化活動價值內涵承擔起提升退休人員文化生活層次、豐富精神生活的責任。
文化生活是人類社會活動長期發展的產物和人類智慧的結晶,不同種類的活動在各自的發展歷程中,都逐漸形成了其特有的內涵。但無論是哪一類文化活動,都是以“人”為中心而進行的;“人”作為活動終極目標的核心,就是文化生活價值內涵的應用點。作為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文化活動可以把社會生活中的理性內容以娛樂活動的感性方式作牽引傳授到人們意識當中,其最大功能是于情趣盎然處讓人愉悅情愫,滋生豁達,通過潤物無聲的作用,從而達到知曉為人之道、行事之徑,做人之本的目的。
對退休人員來說,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能使他們獲得更為親切、適宜的人文關懷感,那些以人為本的內容中滲透進愉悅的元素,散發出能被廣泛接納的生命力[3]。
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更多優質的文化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迫切要求。如何建設優質的文化生態環境,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大力發展群眾性文化活動。
群眾性文化活動是群眾性文體活動的總稱。常見文化活動內容有書畫、文藝、非專業性體育比賽等項目。從其屬性來說,既有文藝性質又含有健身功能的廣場舞是與文化、體育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活動項目,既不簡單的等同文藝也不簡單的等同體育,從形式上講是文藝,但更強調對人體機能的提升。
群眾性文化活動由于不是單純的文藝活動,因此,無論是對活動場地還是參與活動的人員都沒有具體要求。只要有一塊相對平整、寬闊的地方,就能夠活動開來;又由于不是單純的體育活動,因此對身體條件沒有硬性規定,只要有興趣誰都可以參加。廣場舞類似于集體舞形式,因此要求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員一方面要盡量使自己的動作標準、符合節拍,與整體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每一地區的廣場舞,都有相對固定的活動時間,對退休人員養成規律守時的作息時間亦有益處。
作為集體性活動,廣場舞給退休人員提供了一個社會交誼平臺,退休人員可以在這里既健身又交友,彼此交換生活經驗或養生常識,積極互動,給退休人員的生活圈子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如前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以廣場舞為代表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成效顯著。但是一些地方在推進廣場舞活動進程中,沒有很好貫徹落實文化發展理念,導致一些廣場舞的發展缺乏文化底蘊。比如,一些地方對廣場舞活動疏于管理,任由其自由發展,從而導致因音響、活動時間以及活動場地等原因與附近居民產生摩擦;一些部門對廣場舞活動過于關注,頻繁地舉辦各類廣場舞比賽,有逐漸把廣場舞推向高難度、專業化表演方向的趨勢,偏離了廣場舞群眾性的軌道等。所以,以文化理念推進廣場舞文化內涵的提升,應從加強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多元主體的作用兩個方面著手。
以文化理念推進廣場舞文化內涵的提升,首先要從樹立美麗中國、健康生活的文明理念宣傳教育入手,構建完善的宣傳教育體系,從而提升人們的文化意識。引領退休人員深刻認識到文明、健康的廣場舞必須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重要目標,自覺崇尚高尚、文明、健康的廣場舞文化,抵制腐朽、落后、庸俗的廣場舞,努力把廣場舞文化建設成為人與人、個人與修養、個人與文明和諧共處的娛樂活動[4]。
以文化理念推進廣場舞文化內涵的提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文化管理部門不斷更新理念、創新思路、優化職能,而且需要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多元主體的作用,集聚促進文化發展的正能量。文化部門應該鼓勵和支持退休人員參與廣場舞活動,構建社會公眾廣泛參與機制,主動收集公眾對本地區廣場舞的意見,了解其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并積極協調公安、社區等部門處理好廣場舞與居民之間的矛盾。參與廣場舞的退休人員,應該本著為創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區錦上添花的主旨,從自身做起,做到文明活動、規范活動,努力把廣場舞打造成文明城市建設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綜上所述,廣場舞因其娛樂性、健身性、群眾性能夠在提升退休人員文化層次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為推動廣場舞文化內涵的提升,需要從退休人員對文化的現實需求出發,從突出廣場舞文化屬性的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多元主體作用兩個方面著手,不斷推進廣場舞水平的提升,進而在促進退休人員文化層次提升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