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菊
摘 要: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以問題引導學生學習英語,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英語知識,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合理應用問題教學法:巧妙設計生活問題,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借助情境引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索新知;運用多種提問方式,拓展學生英語思維;采用開放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英語教學;問題教學法;生活問題;情境;提問方式;開放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5-0032-02
受傳統教育理念與教學觀念的限制,英語教學很難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為此,英語教師應當應用問題教學法,巧用“問題”激活課堂,吸引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確保學生在學習中動力始終不減。問題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在課堂教學中以問題為導向,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渴望。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以提出問題或發現問題為開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目的,反思答案為結束,讓問題貫穿整個教學流程。以問題引導學生學習英語,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英語知識,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
一、巧妙設計生活問題,誘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很難長時間保持,而問題教學法能夠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使學習興趣得以維持。要想通過問題教學法激活課堂,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教學內容、課程標準及教學目標,巧妙設計一系列生活化問題,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切入,或者設置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有關的問題,拉近英語課堂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熟知的生活氛圍中思考問題,興趣不減。
例如,教學六年級下冊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時,考慮到本單元的話題是暑假出游計劃,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現一些著名城市的圖片與視頻介紹,包括:天安門、長城、黃山、少林寺、黃果樹瀑布等,并提出生活化的問題:Where will you go for summer holiday?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暑假時想要去的地方,引出新話題。接著,教師簡單介紹自己的暑假旅游計劃:I will go to Hong Kong this summer,I'll go by plane.設置生活化問題:Where will you go?How will you go?Will you go to Beijing this summer?要求學生結合個人喜好回答。之后,呈現之前學過的城市著名旅游景點和地標建筑的卡片,讓學生在小組內練習一般將來時的疑問句:Who\When\Where\How long\How\What will you go\do?讓學生對照課文,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和所學知識制訂一個暑假旅游計劃。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緊密結合學生實際生活應用問題教學法,構建生活化課堂,引導學生根據個人情況與喜好討論和回答問題,練習使用一般將來時的一般疑問句與特殊疑問句。
二、借助情境引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索新知
學生天性好玩,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教師應用問題教學法時,可以營造活潑有趣、符合學生發展需要與個性特征的情境,借助情境引出問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熱情。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語言渲染、場景設置、畫面再現等手段,創設師生、生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情境,自然而然地呈現一些適當、新穎的問題,以問題為主線激活學生固有的知識儲備,引導他們主動進入到情境中,積極探索新知識。
例如,教學三年級下冊Unit 2 My family時,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張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讓學生將事先準備好的全家福照片也拿出來,提出問題: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your family?Who are they?Any others?要求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回答,回答數字時用英文,表示家庭成員時不會的可用漢語來代替,使他們初步了解即將學習的新課內容。接著,教師可以播放課文中的影片,讓學生先從視覺和聽覺上對新內容產生一定的感性認識,提升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再搭配問題:Do you know how many people there are in her family?學生會回答:Seven.教師追問:Who are they?And who is this?使學生結合自身攜帶的照片學習新單詞:father、mother、grandma、grandpa、sister和brother。之后,教師詢問:What do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doing?要求學生兩人一組,分別表演動作和猜測。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利用全家福照片創設教學情境,輔助問題教學法的有效實施,通過問題組織學生自由談論各自的家庭成員,學習新單詞和句型,引發他們對家庭和父母的熱愛之情。
三、運用多種提問方式,拓展學生英語思維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用問題教學法時需要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式,除常規提問之外,還包括追問、反問和回問等,并注重問題的層次感和梯度性,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還可以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與英語思維。當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出現錯誤時,教師可以采用反問方式引導學生反思,使他們深化對知識的印象和記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通過反思積極認錯、主動糾正,直至最終透徹理解所學內容。
例如,教學六年級下冊Unit 2 Good habits時,考慮到本單元的話題是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談論自己在生活與學習中的一些好習慣和壞習慣,順利導入新課。接著,教師可以詢問:Do you get up early and go to bed early?要求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回答,并小結:“We should go to bed early.”然后繼續說道:“I often put my things in order.I want to know do you often put your things in order.”引領學生回答:Yes,I do./No,I dont.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仔細觀看課本中的圖片,并提問:What habits do they have?播放錄音后讓學生回答,并設置一組對比問題:They have a lot of habits here. But what are the good habits?And what are the bad habits?讓學生們在小組內討論,分享有哪些好習慣值得繼續發揚,哪些壞習慣需及時改正,同伴之間相互提建議。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采用追問、自問等方式展開教學,通過多元化的提問方式組織學生討論,使學生能夠分清好、壞習慣,在今后學習與生活中形成好習慣,摒棄壞習慣,健康地學習和生活。
四、采用開放教學模式,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下,英語課堂教學顯得過于封閉,學生往往采用背誦單詞、課文,了解簡單句型的方式來學習,顯得極為被動。為此,教師應該結合英語學科教學需求和學生身心特點應用問題教學法,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適當拓展教學范圍,利用各種有利因素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主動分析和研究問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教師要注重問題的開放性,活化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順利解決問題。
例如,教學五年級上冊Unit 4 Hobbies時,考慮到本單元的話題是興趣愛好,屬于自我介紹的內容,具有典型的開放性特征,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喜愛的玩具、食物、季節、動物、學科與顏色等設計開放性的活動。教師可以先在課件中展示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圖片,如跑步,打籃球、排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并搭配問題:What are my hobbies?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回答,接著反問:What are your hobbies?Do you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教學單詞:sing、dance。第一個問題比較開放,學生們可以自由回答自己的興趣愛好,第二個問題則需要按照實情回答。這時,教師再設置問題“Do you like singing,dancing or other things?Please tell me like this. I like____ing”以引出play the piano、watch films等新詞組,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指導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更多的興趣愛好。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并緊密聯系學生實際進行教學,將課堂課內資源有機整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初步運用本課所學詞語和日常用語談論自己及朋友的愛好。
總而言之,問題教學法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常用方法,教師要積極應用問題教學法,注重問題的啟發性、開放性和生活性等,并運用多樣化的提問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真正激活課堂,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與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韓良鳳.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教師,2016(11).
[2]陳嬌.問題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5(33).
[3]李晴.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4]高雨佳.問題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