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華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0-139-02
摘 要 本文結合住房城鄉建設行業實際,分析闡述了新時代企事業單位深化基層協商民主的重要意義,并提煉總結了單位的若干實踐經驗與啟示。
關鍵詞 企事業單位 基層協商 民主法治 思想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要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加強協商民主制度建設,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保證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權利。”企事業單位是最基層的組織,直接面對一線職工,直接關涉群眾權益。同既有的政黨、人大、政協等協商主體相比,基層協商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江蘇省南通市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成立于1991年,是南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設立的為保證建設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提供檢驗保障的直屬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中心成立二十八年來,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和上級工會的有力指導下,牢牢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方針,將事業單位組織優勢與企業化科學管理模式緊密融合,著力構建基層協商民主長效機制,持續增強單位運行活力,開創了單位與職工“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良好局面。
一、充分認識住建行業落實基層協商民主的重要意義
(一)堅持和落實基層協商民主,是全力打好我市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的緊迫需要
南通是聞名全國的“建筑之鄉”。建筑業是我市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涉及面廣、從業人員多。但近年來,受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房地產需求下降,建筑業產能過剩,建筑行業效益下滑,對經濟發展、職工就業造成了不利影響。在這些形勢下,問計于職工群眾,把發展中遇到的情況和問題講清楚,使廣大職工了解形勢、清楚政策、提振信心,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也只有坦誠相待、“開門協商”,職工才能真正體諒、珍視與自身前途息息相關的企業,共命運、同榮辱,齊心打好改革發展的“攻堅戰”。
(二)堅持和落實基層協商民主,是完善企事業單位權力運行監督制約機制的有效手段
這些年來,我市國有企事業單位在實現發展質效提升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一些單位治理不規范,少數人說了算等現象突出;有的領導干部不講規矩、濫用職權,以致發生違法違紀行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主監督機制“失靈”。其實,相較于巡視巡察、紀檢監督、社會監督等形式,對本單位存在的問題、漏洞,以致有無“懶散庸拖”、弄虛作假、陽奉陰違現象,單位職工知之最明、感受最深。落實好基層協商,有利于把權利和責任置于“臺面上”“視線內”“陽光下”,有效防止領導人員權力集中及工作人員言行失范,推動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的工作機制。
(三)堅持和落實基層協商民主,是穩妥推進國有企事業改革的現實要求
2018年5月25日,江蘇省政府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工作。按照我省《關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的實施意見》,“改革的主要方式是轉企改制、撤銷或優化整合。”改革改制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實施中,對重大事項進行決策前的充分協商,細致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向職工講清楚改革的政策、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單位的發展思路,爭取廣大職工的理解和支持,能使改革任務更加契合各方的意愿,最大程度地將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確保改革任務的如期完成。
二、多措并舉推動基層協商落地落實、產生實效
(一)盡心實現各類職工體面勞動
體面勞動,是基層協商的價值依歸,也是廣大職工的殷切期盼。實現體面勞動,最根本的是要保障包括勞務派遣工、農民工等在內的各類勞動者的權益。受體制制約,單位聘用了一定數量的編外人員。為解決好社會上編外人員普遍存在的身份差異、心理失衡、歸屬感差等問題,單位采取多項措施,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努力讓全體勞動者共享發展成果。特別是單位直接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使其身份由勞務派遣轉變為參照國企用工性質,職工主體意識顯著增強,勞動合同簽約率達100%;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不惟“身份”用人,保障編內編外在政策法律內享有同等權益。如:編外人員中,多位同志當選支委委員、工會委員、職工代表、監委會委員;十多人獲評高級職稱;許多編外同志在檢測主營業務崗及勞資、總賬、出納、采購、收費、檔案等關鍵崗位任職;每年都有編外同志獲推薦評為“市城建立功競賽先進個人”、“局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局系統工會活動積極分子”等榮譽,營造了民主、公平、開放的氛圍,初步實現了體面勞動、舒心工作、全面發展。
(二)著力規范內部收入分配秩序
收入分配是基層協商中最核心、最敏感的事項,更是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單位始終抓住職工這一最核心的經濟權益,在構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上狠下功夫。一是堅持透明操作。制訂、修訂的每一項分配制度方案,均征求工會意見、經職工大會通過、報主管部門備案,消除“暗箱操作”空間。對月度績效考核,將考核結果掃描上傳內部網站公開,讓全體職工知曉。對年終考核,職工大會民主測評為必經環節。二是堅持嚴肅認真。考核時杜絕形式主義和“走過場”,不搞個人或班子說了算。在確定等次、評先推優上,不搞分配名額、“輪流坐莊”,切實把好“以德為先、注重實績”的導向。三是堅持搞活分配。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江蘇省工資支付條例》,遵循職工勞動報酬隨單位經濟效益同步增長。用足現有政策,按有關基數或比例的上限為編外職工繳納“五險一金”和住房補貼,在福利上與在編職工趨同。四是堅持教育疏導。多方引導職工把握“做蛋糕、切蛋糕”的關系,合理調適心理預期,將“民主協商、兼顧各方、著眼長遠、促進發展”的精神貫穿到收入分配工作中,使廣大職工思想不偏執、心中無疙瘩、工作有干勁、前途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