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


摘 要:電力資源是眾多企業進行運營發展的基礎,能源,企業的進步與電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農村電網的分布也逐漸越來越廣泛。從當前形勢來看,在建設過程中,農網配電線路工程施工技術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因此,本文對其當前狀態進行了簡要概括,以施工中一些常見的故障為切入點,分析總結出其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最后對其改進措施作出相應的研究,希望能夠通過這些故障排除技術,為今后農網配電線路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促進農網線路安全有效地運行,保證電力資源被源源不斷的輸送到群眾的生活和生產當中。
關鍵詞:農網配電線路;技術不足;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1-0120-02
1 農網配電線路工程施工現狀
由于我國農網配電線路施工范圍廣,地形復雜,尤其在一些非平原地區進行工程施工會受到許多因素的阻礙,例如,山脈等地區無法用機械來進行施工,只能通過人工手段來進行,這種方式不僅效率低、速度慢,而且還具有很大的難度,對施工人員勞動強度也有著很大的要求。特殊的地形不僅給施工帶來了困難,也給相關配電線路的設計和維護帶來了重重困難。除此之外,一些沿海地區,由于其特殊的氣候特點,也造成了配電線路經常出現問題的現象,這也給后期的維護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由于受到臺風的侵襲,倒桿的現象經常出現,如果不能及時進行維護,很可能會給當地工農業生產造成一定的損失,如圖1所示。
2 農網配電線路工程施工中的技術不足點
2.1 排水、支護、掏挖的忽視
在對相關配電線路進行施工時,基礎施工作為所有其他工作繼續進展的前提,是整個施工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這一環節在實施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環境和技術等多方面的影響,使得實際施工過程與預計施工存在一定的偏差,給施工質量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歸結起來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那就是不注重排水作業、基坑支護處理的忽視掏挖過程不按照圖紙進行,在開挖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到對混凝土進行澆筑,而澆注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水,如果這些水滲入到地基,很可能會使地基的承載力受到影響。然而在實際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很少有人能夠注重排水作業這一方面的工作。一般來說,對于一些土質比較軟弱的地基,需要給予相應的支護處理。但是,在實際進行操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也不能及時的進行這部分操作,往往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坍塌的現象。最后,盡管一些施工方能夠意識到基坑施工的重要性,并做出相應的處理,但是往往在進行掏挖時,進行的操作與圖紙中所展現的內容存在一定差異性。這也有可能會使得施工出現孔壁坍塌的現象。
2.2 樁位復測技術問題
樁位復測指的是在進行施工時,相關的設計人員對施工現場展開的交樁定位進行的全面復合核測技術。在施工的過程中,還要對線路中設置的電線桿位置進行一定的核對。但是在此過程中,設計人員與技術人員往往不能進行相應的交流,這很可能會使得檢測結果與設計好的圖紙出現一定的出入在此基礎上,若不對坐標高程和桿中心的高度加以重視,那么很可能會出現最終施工結果與設計發生偏差的現象。
2.3 桿塔、架線以及光纜的施工技術問題
在進行桿塔相關操作時,會涉及到一些起吊、插接的操作相關的施工人員,如果不能做好保護工作,很可能會造成桿位脫節的現象。除此之外,如果不能對轉桿速度進行一定的控制,也可能使桿塔發生傾斜的情況。在進行安裝時,對于安裝工具的選取,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能與桿塔相匹配,也會出現誤安裝的情況。在架線的過程中,導線展放以拖地的方式進行,這很大程度會使道縣受到摩擦而發生損壞,除此之外,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設置臨時拉線,很有可能會由于張力,使一邊桿塔發生倒桿、斷桿事故。
3 農網配電線路工程施工中技術不足點改進措施
3.1 強化安全防護意識,建立工作責任制度
總的來說,在施工過程中一些安全事故的出現,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安全防護意識的缺失而導致的。因此,要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使其對一些安全防護工作進行熟練掌握,尤其是基坑的支護、澆注過程、排水操作等,都可以有效地保證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除此之外,又可以對員工建立工作責任制度,在進行施工之前,對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責任進行明確,促進整個施工過程更加快速、高效、安全的實施。這樣不僅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由于施工技術不足現象導致的問題,也可以提高員工的安全防護意識,并方便對一些責任缺失的員工進行教育和追責。
3.2 架線技術
架線這一施工內容在農網配電線路工程施工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所架線路的弧垂、牽引場和張立場的選擇、放線緊線技術都對整個施工過程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因此,在這些方面的操作過程中都要多加注意。在對弧垂進行觀測和調整時,首先要對其應力進行調整,并對弧垂觀測檔和觀測點進行合理的選擇,將線纜的垂弧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除此之外,在對施工區段牽引場和張力場進行選擇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例如放線的質量、架線的難易程度等,都會對架線曲端差高度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并且在劃分施工區段時,要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條件和施工要求進行相應的操作,對牽引場的地形和面積進行合理的把控。在進行架線操作時,要注意分段進線和就遠原則相結合。對緊線的應力進行準確的判斷之后,再進行耐張塔畫印處理。以此來確保進行的設計與實際操作能夠相一致,保證施工的安全性。
3.3 結合自然環境和實際需求,適當設計、管理和排查線路
在對農網配電線路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要結合好當地實際需求和自然環境,設計出更符合當地需要的農網配電線路。除了對環境因素和需求進行綜合考慮之外,也可以借鑒類似的設計經驗,對線路所處當前環境可能會出現的一些故障進行猜想。并根據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對線路進行設計,避免由于環境因素,導致農網配電線路出現故障的可能。
由于不同自然環境存在著差異,許多農網配電線路故障也有著不同的原因,比如一些故障原因可能是由于雨季雷擊,基于這種情況,農網配電線路的關鍵管理方向就是對雷擊進行一定的預防。因此,相關的電力企業要對防雷工作加大關注力度,并且根據當地自然環境特點和天氣情況對相應的防雷體系進行制定和優化這樣則能夠很好地降低雷擊對一些電路設備的損害,解手由于累積最人們正常生產生活產生影響的情況。例如,可以采取分流技術,對雷擊過后形成的高壓電流進行分散。也可以對相應的設施安裝避雷針,將電流通過避雷針引入大地,是農網配電線路更加安全的運行。
由于我國所處的經度和緯度,決定了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屬于大陸性氣候,對于一些山地等非平原地區,夏季的多雨可能會導致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這些災害會對山體中的線路造成安全威脅。因此,相應的電力企業不僅需要通過專業技術對線路進行加固,還要應用線路將設構建排查技術。從源頭的治理和事后的維修等多方面對線路的正常運行進行保障,如圖2所示。
4 結語
總的來說,農網配電線路工程施工中的技術不足會對線路的運行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對齊進行解決能夠有效地保證居民和企業的用電需求,可以通過從施工安全防護意識入手,并對相關的架線、桿塔施工進行更加合理的操作。并在整個農網配電線路的設計、運行管理、排查過程中,都考慮到環境和氣候對線路的影響。是整個線路的安全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趙永勝.降低35kV及以下農網配電線路跳閘率的措施[J].通訊世界,2017(12):35.
[2] 周遠科,李紅艷,周遠化.淺談配電線路的常見故障與運檢管理[J].通訊世界,2017(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