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霞
摘 要:信息技術是當前時代發展的核心推動技術,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程中,需要對教育教學方法有效創新,構建起更加高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達到更高水平的信息技術素養。多元智論對教育教學活動具有積極的價值,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就可以將多元智論理論運用起來,讓信息技術教學呈現出全新的模式。對此,首先針對多元智論作出分析,然后針對其融入信息技術教學的具體策略措施展開分析,希望可以給有關人士一些參考。
關鍵詞:多元智論;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課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也面臨著創新的根本要求。建立全新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以多元智論為基礎重構信息技術課堂,有助于對學生實現更加全面的培養,也有助于教學活動的優化發展。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就需要對多元智論形成有效的認識,將其靈活引入教學課堂中。
一、多元智論
所謂多元智論,全稱為多元智力理論,其包含了八個方面的智力內容,涉及語言、音樂、邏輯、空間、身體運動、內省、人際關系和自然智力這些方面。從目前的教育教學活動來講,教學活動是較為局限的,偏重于理論知識和邏輯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空間、身體運動、內省、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智力培養關注不強。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講,學生需要實現多方面的發展,如果只是具有理論知識和邏輯思維,缺乏其他方面的智力能力,那么學生就會在學習之外遇到很多困難。因此,基于多元智論革新信息技術教學,是新時期需要引起關注的重點問題。
二、信息技術運用多元智論教學的原則
將多元智論運用起來融入信息技術教學,需要對一些基本原則形成關注,并且在教學實踐中切實遵守。第一,教學模式的革新。從當前信息技術教學的具體方法來講,和多元智論的要求存在明顯的差異。因此,要對多元智論實現教學運用,就要從教學模式上實現創新,以多元智論為基礎,構建起信息技術教學的新模式。第二,教學內容的拓展。多元智論包含了多方面內容,其中一部分,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并未包含。但是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這方面的智力進行培養,那么就需要在教學內容上予以拓展,將多元智論的相關內容引入課堂之中。第三,教與學的有效互動。多元智論強調了人際關系智力,人際關系智力的形成需要通過人際交互來實現,在課堂上就表現為教與學的互動,也就是教師和學生互動,學生相互之間也積極互動。依托于深層次的互動,提升學生的人際關系智力水平。
三、多元智論融入信息技術教學的具體策略
對于信息技術教學,多元智論能夠發揮出多方面的作用,在具體實踐中,就需要通過合理的手段,將多元智論和信息技術相結合,推動信息技術教學的更新發展。
(一)基于多元智論創新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對于多元智論的運用,要從教學模式上予以創新,融入相關的理論,讓信息技術教學在全新模式下開展。第一,可以創建翻轉課堂,重構信息技術教學流程,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空間。具體來說,針對信息技術教學的相關內容,可以事先設計教學微課。在課堂上,將微課導入課堂,讓學生觀看微課進行自主學習。將以往的教師講解翻轉為學生自主學習,這可以激發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信息技術學習中。第二,實施案例驅動教學。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學活動的開展,還可以以案例為基礎驅動學生學習。具體來講,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案例,在課堂上將其導入進來,引導學生對案例展開分析,對理論知識進行運用,在學生推理分析過程中就能強化學生的邏輯智力。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來重構信息技術教學,將多元智論有效融入進來。
(二)對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實現有效拓展
在多元智論理論下,教學活動需要對學生多方面的智力實現培養,這需要從教學內容層面出發,有效延伸和拓展。比如,針對語言智力這個方面,信息技術課程就可以在文檔操作這個方面,立足具體的操作文本,通過文本修改等操作,鍛煉學生的語言智力。再比如針對學生的音樂智力,也可以在教學中拓展相關的音樂素材,將其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對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和音樂智力實現同步培養。
(三)在教學中有效互動強化人際關系智力
人際關系智力,對于中學生的成長發展意義重大。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就需要注意強化互動,對學生的人際關系智力實現培養。比如,可以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針對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如此一來,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就實現了學生人際關系智力的提升。此外,也可以構建一些其他的課堂交互活動,如辯論、情境模擬等,多元化承載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
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多元智論具有多方面的價值作用。信息技術教師要有效認識多元智論的內涵,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以及教學互動這些方面,將多元智論有效融入建立,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程.基于多元智力理論分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6(23):119-120.
[2]彭靜,蘇令廣.以多元智力視角反思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及其評價[J].內蒙古教育,2017:91.
[3]柯金花.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校園(閱讀),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