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綱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會計注冊師行業逐漸成熟,成為我國公共監督系統的主要力量,是我國會計行業的重點業務,也是社會管理制度改革的重點項目。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要想取得更高質量和水平的發展,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需要不斷進行改善和變革。本文立足現階段我國會計師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探討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展對策方針,希望為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行業;新時期;高質量發展
雖然說注冊會計師行業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短,但對于推動我國會計審計行業、維護市場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等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注冊會計師對上市公司等的審計有利于上市公司遵紀守法經營,減少賬務作假和貪污舞弊發生,保護公司股東和相關利益者的利益,降低企業經營財務風險,規范企業經營管理。面對新的經濟形勢,注冊會計師行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面臨了很多問題和挑戰。
一、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隨著改革開放而生,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逐漸深入,注冊會計師行業逐漸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環境,注冊會計師從業人數也在不斷上漲,行業規范不斷完善,堅持為國家和企業的經濟利益服務。發展到今天,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經歷了四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為恢復重建階段(1979?991年)。國家為了順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在1979年頒布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在新的法律規定中,明確規定了合營企業需要在申報所得稅的同時附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登記注冊的公證會計師的查賬報告。在這之后,財政部于1980年12月頒布了《關于成立會計顧問處的暫行規定》,從而正式恢復了我國注冊會計師制度。1986年國務院頒布了《注冊會計師條例》,對注冊會計師的行業地位有著很大的提升,也明確了注冊會計師的業務范圍。1988年11月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成立。
第二階段為規范發展階段(1991?998年)。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的選拔和考核,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于1991年開始舉辦第一次注冊會計師考試;20世紀90年代中期通過我國注冊會計協會與審計師協會的聯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進一步推動了注冊師行業的法律化、規范化和統一化,并且對行業的規范內容進行了情理。
第三階段為體制創新階段(1998?004年)。從1998年開始我國開始在社會中介行業實施會計師事務所的脫鉤改革。2003年后,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先后頒布了《關于加強協會自律管理體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制度(試行)》,推動我國注冊會計師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推動注冊會計師行業向新的階段發展。
第四階段為國際化發展階段(2004年至今)。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的企業開始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方針戰略,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交流更加密切。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根據企業發展的國際化趨勢實施了新的行業發展戰略規劃,財政部于2009年頒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若干意見》,為實現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制定了未來推行注冊會計師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規劃。
二、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缺乏誠信職業道德。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核查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這關系到企業的股東等相關利益者的切實利益,也關系到股票市場流動的穩定性,因此,注冊會計師對企業財務關系的審核對經濟市場環境的影響十分重要。對此,注冊會計師的誠信等職業道德會直接影響注冊會計師的審核效果。現階段,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存在著誠信缺失、職業道德匱乏的現象。一些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會受到企業利益的引誘,為了獲取利益而違背應有的職業道德,不能區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可能利用自身職務的便利幫助企業掩蓋財務問題,虛報財務數據,甚至是編制虛假的財務報表。這些執業行為嚴重違反了行業規范以及法律法規,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危及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名譽和長遠健康的發展。
(2)注冊會計師執業范圍較為狹隘。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四十多年來,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注冊會員已經超過二十萬人,會計師事務所的總數接近一萬家,為三百多萬家企業提供了財務報表的審計服務,可以說取得了不錯的進步。但是整體而言,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比較參差不齊,不同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存在很大的差距。除了國外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國內相對實力較強的會計師事務所之外,一些實力較弱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范圍和收入來源都比較狹窄,事實上,企業首次公開發行項目往往被一些大型事務所壟斷,小型事務所業務來源主要集中在國內,規模較小,業務結構也比較單一,不利于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均衡發展。
(3)專業水平不高,會計業務質量低端化。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高端化體現在注冊會計師的高端專業技能和服務質量之上,雖然如今注冊會計師行業執業人員數量越來越多,但是高端人才在國內事務所中還是比較缺乏。注冊會計師考試的人數逐年增長,但是高端專業的人才并沒有隨之增長。很多執業的注冊會計師對于業務的處理還只是停留在書本要求的基礎之上,只能處理業務量較少的項目,真正擁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總體來說十分缺乏。而國內外會計審計準則并不完全一致,對于國外人才的引進和適應也遇到不少難題。
(4)注冊會計師審計收費沒有統一標準。由于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經歷時間還較短,在審計收費方面還缺少統一的標準和制度。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審計收費制度流程,其審計收費系統一般主要由產品費用、風險成本以及事務所的正常利潤共同構成。其中,產品費用是指注冊會計師必需的審計流程和辦公所需要收取的基礎費用;風險成本是指注冊會計師對企業以及行業審計風險的評估,結合市場環境做出的企業經營風險預警損失測算。我國財政部門和注冊會計師協會對會計師事務所的項目收費有一定的規章制度,但是制度的內容和條例不夠完善,相關流程也缺乏細節措施,沒有建立起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一樣的統一收費標準。統一收費標準的缺乏就會導致會計師事務所之間收費的不公平,一些實力較弱的事務所可能會受到企業和大型事務所的擠壓,不利于市場環境的公平建立。
三、促進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1)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誠信職業道德建設。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對于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加強行業的誠信道德建設是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的首要舉措。在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歷程中,注冊會計師執業隊伍力量不斷壯大,對于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管理會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在行業建設過程中,必須設置以誠信為本的行業標桿,加強整個注冊會計師行業對誠信的認識以及不誠信會帶來的行業質量問題。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協會要加大行業的監管和宣傳力度,對行業內違規人員和行為做出明示預警和懲處,來提升行業誠信品牌的建設。另外,相關政府部門也要為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誠信工作做出努力,結合當前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特點,將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道德建設與行政管理工作相掛鉤,通過行政力量提升行業發展質量。
(2)擴大注冊會計師的業務范圍和市場需求。國家經濟的建設和市場環境的穩定實際上都離不開注冊會計師的審核作用,財政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注冊會計師的作用。現階段,我國很多企業都已經充分認識到注冊會計師審計對企業自身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紛紛加強與會計師事務所的穩定合作關系,更好地解決企業內部的財務問題。但是,我國一些行政事業單位,例如醫院、學校等還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對于單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沒有引進注冊會計師審核制度。因此,為了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快速發展,必須要擴展行業的業務范圍,加強對醫院、學校等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審核,給一些規模較小的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的業務空間,有利于整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協調發展。
(3)提高注冊會計師的業務含金量。為了提升注冊會計師的行業地位和發展前景,必須要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專業技能和服務。首先,要加強注冊會計師人才培養,重視專業內容的培訓,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要嚴格會計師入行的門檻,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從業資格,篩選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提升整個行業的專業性和服務水準。其次,要加快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業務轉型,在提升注冊會計師的本職審計業務之后,轉型到多元化的業務范圍中,例如發展審計、會計咨詢業務,并重視私人審計業務的擴展。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在堅持提高自身的基礎核心業務前提之下,不斷開拓新的領域和范圍。
(4)統一審計收費標準制度。對于注冊會計師行業來說,完善審計收費制度是統一行業標準,打擊亂收費和行業擠壓的重要舉措。財政部和注冊會計師協會要根據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規模現狀統一審計收費標準并公開,對各個協會會員和事務所進行收費標準的嚴格培訓和指導,重視行業的審計質量。在企業在進行會計師事務所的招標選擇時,更多將注意力集中在事務所的專業性以及業務服務能力之上,結合審計費用做出綜合的評估選擇,實現招標和收費的監督管理,保證行業的公平性和公開性,避免造成行業的壟斷行為發生。
參考文獻
1.馬文巧.中資會計師事務所發展歷程、組織形式變革與未來發展方向.西部皮革,2018(13).
2.梁云飛.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的相關問題分析及建議.財會學習,2018(17).
3.陳新旭.形勢下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商業會計,2018(9).
4.陳毓圭.實現注冊會計師行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4).(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