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德瓊
在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當中,計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在數學學習當中的基礎能力,只有奠定好基礎,才能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一舉數得。因此,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初中教師在數學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也應加強認知,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等,使得學生本身得到更加全面、綜合的進步和發展。基于此,本文將以此為話題,對計算能力的培養對策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出借鑒價值。
前言:數學學科具有著較強的抽象性和緊密性,其中往往蘊含著大量的計算,對學生本身計算能力的培養和要求是非常高的,只有具備扎實的計算能力,才能在數學學習當中突破重重障礙等,使得在數學學習當中輕松自如、游刃有余,達到理想中的學習成效。因此,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初中教師在教育實踐當中,一定要采取適當的方法、手段,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得學生的學習成效得到顯著性的加強。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當中,要想實現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思想上加強認知,意識到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計算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提供正確的思維導向,使得最終的教學成效一舉數得。在這其中,身為一名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一定要找尋到自身的正確定位,充分的發揮好引導者、啟發者的角色等,對學生的數學計算起到導向作用,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顯著性的增強。
例如,在教學當中,教師應對學生時時刻刻的進行關注,并巧妙的抓住時機,來對學生本身的計算能力進行鍛煉。在計算能力的培養當中,不要僅僅的注重理論的講解,而是要秉持著理論和實踐的整合,使得學生逐漸的減少方法和實踐間的差距性。另外,在課后,教師也應不斷的加強鞏固,可以讓學生對一些計算錯的題目進行梳理,找尋到出錯原因等,在下次的計算當中盡量規避,使得學生的計算效率、準確度得到提升,使得學生本身的計算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加強。
在計算能力的培養過程當中,教師應先傳授給學生一些方法和法則,讓學生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投入到計算當中,這樣能使得學生對計算法則有一個更加扎實的掌握,使得學生在計算中的頭腦更加清晰,使得學生計算的結果更加具有準確性,實現對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培養。
例如,在講解“因式分解”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這是學生在計算當中的一個難點,涉及到的方法是比較多的,如提公因式法、完全平方、平方差公式、十字相乘等。因此,在引導學生計算之前,教師不要先急于讓學生投入到計算當中,而是帶領學生對這幾種計算方法進行體驗,如計算方法的運用有著哪些優勢?在怎樣的題目當中適合怎樣的計算方法?在面對計算題時,怎樣才能選擇最佳的計算方法呢?使得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明確。而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練習題,讓學生投入到計算當中實踐,使得學生的計算思路更加清晰,使得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得到加強。
在教學當中,教師也應著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這是學生提升計算能力的堅實保障。因此,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對學生計算習慣的培養,使得理想中的培養效果得到達成。
(1) 培養學生本身的讀題能力。在遇到題目時,學生應該借助讀題技巧,來對題目進行分析,完全的理解好題目的意思,再投入到計算當中,避免漏看一些條件,使得計算的思路出現偏差;(2) 加強書寫的規范性。在計算的過程中,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書寫好每個計算步驟,并做到卷面整潔、書寫規范等,使得計算的準確性得到提升;(3) 養成驗算的好習慣。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應該耐心的檢查好自己的計算過程,避免一些小失誤的出現等,使得學生的計算習慣得到逐漸的形成,實現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
人們常常說熟能生巧,而在計算當中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多練多用,使得學生的計算能力在練習中得到真正的加強。
例如,首先是法則的運用;其次是習題和例題的分析;最后是概念和法則的綜合運用等。在這樣的訓練模式下,能使得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逐漸的增強,更好的展現核心素養的導向作用,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加強。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的數學學習當中,計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將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效率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一定要發揮好核心素養的導向作用,不斷的推動學生計算能力的發展,使得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和效率得到雙重的提升,使得教學成效得到提升,達到理想中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廣西桂林興安縣高尚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