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登霞
摘 要:高效課堂是從有效教學理念下發展起來的,是有效教學的高階發展階段,即能夠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促使學生進入學習最佳狀態,從而確保課堂學習進入教學最優化狀態的一種智慧型課堂。在高效教學理念下,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人翁,他們會自主利用已有知識經驗來探究新知,在情境中建構知識意義,通過一系列探究與遷移來同化這些知識。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改善與創新傳統的教學互動來構建高效課堂。從優化學生的課前預習行為、以探究為主來組織課堂教學、及時補充與完善課堂小結三個角度來分析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落實高效教學理念。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教學;教學策略
在現代社會中,各行各業都在追求效率與提效方法,這是因為知識經濟時代下的新知識、新技術的更新換代周期很短,一旦人們放松了神經,便有可能被時代淘汰。教育是時代的產物,也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特征開始追求高效教學,認為只有提效才能達到減負目的,以便切實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此,初中語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科目教育,也應該積極參與高效教學改革,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促使學生掌握學好語文的規律與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做準備。
一、優化學生的課前預習行為
預習活動一般發生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關注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能夠直接對課堂教學產生影響。首先,從學生層面來說,有效的預習活動會讓他們初步內化語文基礎知識,把握課堂學習可能產生的知識疑問,從而合理分配學習時間與精力。其次,從教師來說,及時的預習反饋可以讓初中語文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借此調整與制定課堂教學計劃,保證語文課堂可以直接針對學生的知識疑問展開教學互動,有效節省教學時間。因此,優化初中生的預習行為,也就成為我們構建高效課堂的第一步。
就如在《秋天的懷念》一課教學中,我就設計了明確的預習任務:識讀本課生字詞,通讀課文,掌握并復述課文內容;劃分段落,概述文意,分析本文的篇章結構特點;細讀課文,回答教材所提出的閱讀問題,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并撰寫一篇閱讀筆記。這三個預習任務可以幫助學生初步內化本課基礎知識,使其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然后,我還設計了一些預習題,包括漢字拼音填空、詞語填空與解釋、語病糾錯以及一些閱讀題,借此檢驗學生的自學效果,由此設計課堂教學計劃。
二、以探究為主來組織課堂教學
課堂互動是初中生獲取語文知識的重要平臺,關系著初中生的語言能力、學科思維、文學鑒賞能力、文化傳承意識等素質的生成情況。常規的初中語文教學以“教師主講”為主,學生的參與度不高,主體性不強,難以發揮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降低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在高效課堂教學理念中,人們十分看重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組織以探究為主的課堂活動,切實展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探究。
就如在《春》一課教學中,我就讓本班學生以4人小組的形式探究本課課文內容,鼓勵學生合作探究作者所描繪的春景圖具體有哪些內容,由此完成劃分文本段落、概述文本大意等閱讀任務。然后,我還設計了幾個閱讀問題,以便進一步深化學生的合作探究程度:春天來了,作者是以什么心情來迎接春天的?為什么作者會疊用“盼望著”這個詞語?作者選擇了哪些景物進行描寫呢?作者所使用的語言有什么特色呢,請從文章中找出例句進行說明解釋等。
三、及時補充與完善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是指一節課的收尾工作,意味著一節課的結束。常規的初中語文教師沉浸在傳遞語文理論的教學活動中,并不關注課堂總結與反思,使得課堂小結形同虛設,成為教師加塞語文知識的途徑。但是,這從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教學信息閉塞、不流通的現實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因此,高效課堂認為,初中語文教師要及時完善課堂小結,鼓勵學生多概括、多反思、多歸納,從而保證教學信息的流通性,及時反思教學效果,做出修正與調整。
在《春》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我就鼓勵本班學生自主歸納所學知識與學習收獲。學生首先要設計《春》一文的思維導圖,利用直觀的符號、文字與線條等來表述課文內容與自己的閱讀思維。這就可以幫助學生回顧課文所學理論,促使學生重新鞏固知識結構。然后,學生便可分享自己在閱讀學習中所產生的知識困惑與不足,全班同學共同討論,合理給出閱讀建議,由此促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提升自己的思維水平。進而,學生則須反思自己的閱讀學習行為,從回答問題的次數、合作學習的效率等方面進行學習反思。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可以進一步促使初中生實現健康成長,全面開發初中生的語文學習潛能。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順應高效教學的要求,突出學生的自主性,保障學生的話語權,促使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掌握學好語文的科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郭玉蓉.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甘肅教育,2018(18):83.
[2]張保昌.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8(27):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