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林 謝思芹
輔導員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和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一線黨團活動的組織者,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思想引領者,是幫助學生樹立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信念的思想傳播者。輔導員在高校黨團建設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將黨的先進性和團組織的引領作用與高校的人才培養作用統一起來,是輔導員工作的核心內容。
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學生已經將日常生活陣地轉移至互聯網環境中。而在此背景下,如何順應時代潮流,為高校黨團建設中注入新鮮活力,提高工作成效,打破傳統黨團建設中存在的資源不足、互動不夠、認識不深、普及不全等弊端,是輔導員新形勢下的重要核心工作。
互聯網作為一種定向交互的媒介,其技術性和便利性受到學生的喜愛,并且其具有傳播速度快、信息內容廣的特點,學生能夠在互聯網虛擬環境下進行購物、娛樂、學習、資源檢索、信息瀏覽等等一系列活動。高校大學生是具有能快速接受新事物的群體,絕大多數大學生都可以熟練地掌握互聯網交流方式及其相關技能。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學生媒介接觸習慣的改變,互聯網已逐漸成為當今最重要的黨團建設宣傳陣地,這使得高校輔導員黨團建設工作也需要與時俱進,重視互聯網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通過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特點,整合高校的各種媒介資源、整合高校各項黨建資源,傳播學校黨團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相關資訊,建立有效的網絡信息、工作體系,提供師生交流與信息溝通的平臺,增強黨團建設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以學生更加喜愛的方式實現黨團建設。
3.1 打造黨團建設專屬平臺,因材施教促發展。
首先要建立學生管理網絡平臺,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如獲獎、參與活動等情況來建立電子檔案,以便更具針對性地進行黨團建設工作。其次,根據學生電子檔案情況,建立學生感興趣的課外活動平臺,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和思想觀念,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
合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特點,以學生為主體,高校輔導員黨團建設要采取更加多樣性的方式方法,緊隨時代變化而變化,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開展黨團建設,開展更加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具有豐富意義和趣味性的黨團活動,使學生愿意參與到黨團建設之中。
3.2 運用現有互聯網資源,形成師生良好互動。
當代大學生極具個性和豐富的思想觀念,因互聯網發達,學生在社交過程中,更加傾向于網絡,例如QQ、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臺,不少學生通過社交平臺發布關于心情、學習和生活的動態。在互聯網時代,高校輔導員和學生亦師亦友才能更好地開展當團建設工作。
高校輔導員在黨團建設工作中要保持與學生的聯系,保證溝通的時效性。這就需要輔導員融入進學生群體生活中,通過社交平臺的交流與溝通,以及對學生各平臺動態的了解,掌握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的同時,了解其思想動態。加強對班級學生情況的觀察,發現有異常及時進行溝通、引導和解決。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一個為學生著想、被學生認可的輔導員,這是進行黨團建設的基礎。
除通過社交平臺了解學生動態外,高校輔導員也可利用這些社交平臺發布黨團建設的信息和學習資料,讓學生在線下學習。另外,輔導員可通過微博、朋友圈發布黨和國家的重大政策和精神,學生可隨時接觸到黨團建設的信息,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自身對黨團精神的理解。
3.3 優化黨團建設環境,引導形成正面價值觀。
互聯網信息魚龍混雜,當代大學生通過互聯網接觸各種正面或負面信息,其思想道德觀和價值觀會受到一些負面消極信息的沖擊。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為適應時代背景更好地進行黨團建設工作,高校輔導員要優化黨團建設環境,加強對網絡環境和學生網絡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如在社交平臺上發現學生發布不實網絡輿論,輔導員應及時切斷信息傳播途徑,避免輿論擴散。另外,要直接與學生面談進行正確引導,如情況嚴重,可與公安部門合作加強網絡監管工作,對謠言散布者進行整治和處理,還學生一個良好的思想環境。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加強學生對當前社會意識形態的認識,以便更好地讓學生擁有參與黨團建設的良好氛圍。
3.4 堅持以身示教以德立教,提高輔導員綜合素養。
基于“互聯網+”的背景下,高校輔導員黨團建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關愛學生。輔導員作為具有一定知識水平和經驗的領導者,要不斷提升自身水平,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提高自己在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權威性,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黨團建設資源,增加黨團建設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加重視黨團建設。
綜上所述,“互聯網+”背景下,積極運用互聯網開展各項黨團基礎工作,有利于加強黨團吸引力,帶動學生積極性,同時鍛煉黨團員的實踐能力,從而引導大學生更好認識思想教育政治的意義,提升基層黨團團體活力。高校輔導員在黨團建設過程中,要重視互聯網對學生學習生活以及對黨團建設的影響,要通過網絡平臺的建立,積極為同學服務。同時開展豐富多彩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以學生喜愛的形式開展黨團建設工作,通過運用互聯網的功能性和便利性,構建和完善互聯網黨團建設工作體系,并積極為黨組織培養后備力量。
項目:2016年度湖南省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郴州職業技術學院青苗輔導員名師工作室,工作室聚焦的專業化方向:學生黨團組織與班級建設,項目編號16MS39。
(作者單位:郴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