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鋼琴是一種音質優美動聽,廣受世界人民推崇的樂器,在眾多的樂器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被稱為“樂器之王”。鋼琴課是中職學校開展的一門音樂必修課程,教師主要的教學任務便是幫助學生樹立扎實的鋼琴彈奏基本功,并且傳授關于鋼琴的理論知識,增進學生對鋼琴的了解。中職鋼琴課程的設置并不是為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專業化水平,而是為了激發學生對鋼琴的興趣并且培養學生的音樂和自身修養,而濃厚的音樂文化氛圍能夠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自身修養。因此,本文重點探索了中職鋼琴課程培養音樂文化的具體路徑。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成為教學工作者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廣大教學工作者就此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鋼琴課程教學中,音樂知識的傳授以及文化的熏陶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發揮著重要作用。較之于其他課程,音樂課程能夠達到提升學生審美水平的功能,并且音樂文化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在鋼琴教學之中,教師注重于音樂文化的有效培養,能夠達到激發學生潛能的卓越效果。
2.1 引領學生正確解讀鋼琴琴譜
鋼琴音樂作品由于凝聚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才富有神韻,鋼琴樂譜是創造者和演奏者溝通的重要媒介,也是演奏者領悟作者情感的主要渠道。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音樂文化內涵才能夠真正的領會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在解讀鋼琴譜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因素:一是音符,音符在樂譜中的作用就類似于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音樂作品能否準確地表達和音符能夠正確運用有著直接關系。鋼琴教學中,識譜是音樂學習的基本功,教師要注重于培養學生識別樂譜的能力,規避錯誤或者不精準的傳達創作者語言的情況;二是分句,樂句的使用對于音樂思想的表達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借助于具體的鋼琴音樂作品向學生具體講述曲式結構、句法等要素,推動學生能夠細致化的理解和掌握鋼琴音樂文化;三是層次,層次能夠有效豐富鋼琴演奏的內容,清晰而明確地表明做出不同的情感,營造出樂隊演奏版波瀾壯闊的效果。所以,要將復調立體思維的訓練貫穿到整個鋼琴教育過程之中,使得學生在演奏過程中站在指揮家的角度去處理作品層次,表達作者細膩的情感。
2.2 引導學生把握作品創作背景
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由于主流文化的不同產生了不同流派的鋼琴音樂,各個流派都具備其獨特的風格,例如古典主義鋼琴比較典雅優美;浪漫主義音樂更加注重于表達情感。除此之外,有部分鋼琴音樂作品還能呈現出其誕生的背景資料,比如作者的創作目的等;與之同時,還有一部分鋼琴音樂具備鮮明的民族特性。因此,學生有必要深層次的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比如貝多芬和莫扎特雖然都處在維也納音樂發展的鼎盛時期,但是其二者的風格存在著顯著的差異。貝多芬鋼琴曲的風格灑脫并且睿智,莫扎特鋼琴曲比較活潑質樸。并且,即便是同一個作者在其不同的人生歷程中也會創造出風格迥然不同的音樂作品,例如貝多芬晚期作品風格較之于早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鋼琴曲的風格還會受到作品題材的影響,比如肖邦的作品有抒情的,也有表達愛國情懷的,前者比較細膩優美,后者通常比較激情洋溢。因此教師要帶領學生掌握不同鋼琴曲的獨特風格,以便于更加精準、深刻的理解作者情感。
教師在鋼琴教學過程中要重點穿插具備民族特色的音樂作品,進而增進學生對我國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深層次了解,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鋼琴能夠演奏出諸多的音色,有部分音色和我國民族樂器的音色十分相似,教師可以將傳統樂器和鋼琴的教學聯合進行,幫助學生增進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比如鋼琴彈奏出的清亮的音色就和古箏十分相似,所以教師在《梅花三弄》鋼琴教學之前,可以先讓學生查找我們傳統樂器竹笛的相關資料,并且和鋼琴做出對比,進而能夠更加快速的掌握該首曲目的彈奏技巧。
2.4 提升傳統鋼琴技法
我國的大部分鋼琴曲都是由傳統民樂改編而成的,我國古典樂器的彈奏方式主要以“撥”“捻”“抹”“滑”為主,但是這些方式都不能夠運用在鍵盤樂器之中。針對這種情況,鋼琴家結合我國民樂特點改進了鋼琴彈奏方式,比如,對于傳統樂曲中的鼓聲,可以采取放松腕部力量,彈奏顫音的方式來達到鼓聲漸起的效果。我國傳統樂曲和鋼琴藝術的有效結合,對于充實和改進鋼琴技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所以,教師在中職鋼琴教學中可以運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以視頻、音頻等方式向學生展現由傳統民樂改編的鋼琴曲,給與學生最直接的聽覺感受,增進學生對于鋼琴藝術的喜愛與了解,有利于音樂素養的培養和提升。
2.5 依托實踐活動培養音樂文化
音樂文化的培養可以借助于形式多樣的活動開展,比如班級音樂會等,為學生創造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激發其參與熱情以及提升其創造性。除此之外,要嚴格遵守新課標的要求部署,始終圍繞著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在豐富的活動中發揮培養文化的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充分地運用學校現有的資源和設施,比如運用學校報紙進行鋼琴作品的普及和宣傳,在校園網上構建鋼琴課程交流平臺,為學生音樂修養的提升創造一個濃郁的音樂文化氛圍。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一個好奇心比較旺盛的時期,普遍對于新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接觸機會。教師盡可能地將比較潮流的音樂文化融入到鋼琴教學中,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音樂素養的目的。
音樂文化在鋼琴課程之中的培養可以達到提升學生創造力的作用。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便是為社會輸送不斷開拓創新、專業素質強硬的綜合性人才。教育工作者要肩負起時代所賦予的責任和使命,迎合時代發展需要加深教學改革。中職鋼琴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輸傳統的音樂理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開拓學生思維,為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創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
(作者單位:山西藥科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