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花
伴隨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好的進行就業。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有效提高創業能力培養的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融合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則顯得至關重要。文章當中,筆者將針對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展開分析。
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通過將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進行融合,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業意識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為此,本文中筆者將對高職院校融合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介紹,并提出了幾點實現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的建議。
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內容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還應當具備良好的教學意圖,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出綜合性的素質能力,更好的應對畢業后就業難的問題。在此過程中,通過融合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從教育方面來看,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存在本質上的統一。兩者都是通過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在思政課程中,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教師能夠更好的介紹我國政策方針,并對國內外的社會形勢進行介紹,從而為學生打開“視界”,更好的明確自身的發展需求。
第一,融合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迎合了企業方和高職院校的發展需求。隨著我國各領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關注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在進行用人招聘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面向了高職院校進行人才招聘。而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通過結合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能夠更好的培養創新型人才,恰好迎合了企業方的用人需求和企業發展需求。
第二,高職院校教師具備良好的“雙教”經驗。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使得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歡迎,高職院校也順應時代需求不斷提高了師資力量投入。高職院校教師從根本上來說,具備良好的雙教實踐經驗。
這主要體現在高職院校教師會定期參加相關的專業課程培訓。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培養方式,不斷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水平。
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更為注重培養實用型的人才,確保學生在畢業后能夠順利的求職就業。這也是高職院校教學的優勢所在。高職院校在辦學的理念方面,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通過開展相關專業性的教育課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而現階段,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過程中,由于缺少相應的思政教育內容,學生雖然在專業的技能方面得到了不斷的強化,但在思想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4.1對教學課程的內容進行創新
現階段,我國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創業教育相關課程的過程中,并沒有設立專門的教學課程內容。而是通過傳授理論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想象空間。因此,建議相關從業人員應當對創新創業的課程內容進行有效的創新和完善,提高教學課程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另外,從思政教育的角度來看,相關教育工作者應當在教材當中加強思政內容與創業內容的融合性,并通過融合兩者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對某一職業進行職業精神介紹時,思政課程階段教師需要傳授學生職業道德的內容以及遵守職業道德的重要意義。
4.2拓展校外實踐活動,加強實踐學習
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應當通過豐富實踐性課程內容來提高學生的經驗積累情況。高職院校創業教育階段,融合進思政教學相關理念和課程,并積極加強活動經費的投入則顯得至關重要。相關高職院校教師應當不斷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并通過組織開展校外實踐活動的方式,幫助學生來更好的認識到自身不足,并對自身的創業目標形成初步認識。另外,高職院校還應當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聯系。通過與企業進行深入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習就業機會。
4.3建立健全課程教育體系內容
思政教育與創業教育具備極大的關聯性,因此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只有更好的健全課程教育體系,才能夠對思政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比例進行良好控制,為學生提供更為科學合理的課程安排。而為了做到這點,建議相關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應當對創業指導課程進行重視,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就業觀和創業觀。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當通過逐步滲透的方式來提高創業教育內容的比例,并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對今后的創業目標進行進一步的明確和溝通。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積極加強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性,對于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作者單位:新疆天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