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鈺鈞
[摘 要]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非常重要,對他們有很好的啟蒙作用。教師在音樂作品的選擇、教學方式、師生互動的模式等方面都要契合幼兒的特點。在幼兒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認知發展特點,開展多樣化的教學,要在激發幼兒情緒情感方面下功夫。從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角度來看,幼兒音樂教育活動可以融入到德智體美勞主題教育活動中,讓音樂成為其中的重要元素。
[關鍵詞] 幼兒園教育;幼兒音樂教育
幼兒園階段也就是學前教育階段,幼兒園的孩子處在快速生長發育之中,在幼兒園短短的三年時間里,幼兒的語言能力、身體協調能力等都能得到快速的提升。而在這樣的快速成長期里,音樂教育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非常重要,有很好的啟蒙作用。音樂有益智的功能,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激活思維、豐富想象,可以促進幼兒智力發展;能給幼兒增添情感動力,使他們情緒高昂地投入到各種活動中。幼兒教師要對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精準的把握,充分研究兒童心理學,并且結合自身工作實踐,不斷反思和總結,從而提高幼兒音樂教育的有效性。
一、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音樂素材
幼兒或多或少都接觸過音樂,但對于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來說,要體現專業性,并且要起到啟蒙的作用。所以,教師要讓幼兒建立起對音樂的基本興趣,并對節奏韻律有初步的認知和體會,就特別要注重在素材選取方面的廣泛性,讓幼兒獲得豐富的音樂感受。
(一)提高幼兒欣賞音樂的能力
音樂欣賞活動在幼兒園開展得比較多,欣賞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可有效提高幼兒音樂欣賞能力。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也可以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既能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又能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音樂的選材是很重要的,關鍵要能吸引幼兒。有一次,筆者讓幼兒聽一首鋼琴曲,但幼兒不感興趣,都只顧做自己的事,對音樂置之不理。所以,教師在音樂的選擇上一定要考慮到幼兒的特點和喜好,要貼近他們的欣賞水平。教師要挑一些專門為幼兒譜寫的曲子讓他們欣賞,這樣才能調動幼兒的情感,有助于他們分辨音樂的優劣,發展他們的音樂能力。
(二)激發幼兒的音樂興趣
對幼兒開展音樂啟蒙教育,一個重要的環節是激發幼兒的音樂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音樂素材讓幼兒對音樂有全方位的理解和感知,然后根據幼兒的理解水平,激發幼兒對音樂強烈的探究欲望。當然,教師在選擇音樂素材時,面不能太廣,每次音樂活動只要適當選擇一兩種音樂就可以,否則會使幼兒難以吸收音樂知識,導致對音樂喪失興趣。
(三)讓幼兒結合舞蹈感知音樂
幼兒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會忍不住手舞足蹈,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應結合舞蹈進行,這也是幼兒喜歡的形式。教師可以給幼兒做一些舞蹈動作的示范,讓幼兒能夠跟隨音樂,通過自己的理解,創造具有個性的舞蹈動作。這種自由的音樂學習方式,對于幼兒來說更加有效。幼兒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和舞蹈動作詮釋著音樂,更有助于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果教師只是一遍遍機械地教幼兒一些舞蹈動作,幼兒做錯了,就一遍遍地調整,這對幼兒音樂和舞蹈興趣的培養非常不利。
二、創設音樂學習的直觀情境
幼兒主要通過感知的方式學習新的事物,他們通常借助直觀事物和表象接收知識。因此,在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也要多用直觀的情境教學,這樣幼兒們才能得到更多的刺激,對音樂有更多的感知。
(一)發揮音樂的語言功用
音樂既是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工具,又是語言的一種媒介。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他們的語言能力正在快速發展之中。為了讓幼兒對音樂有更多的理解和感知,教師可以結合情境開展教學,給幼兒提供更多的語言刺激。情境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激發幼兒理解和感知音樂;可以增強音樂本身的表現力,拉近音樂與幼兒之間的距離。很多幼兒歌曲都有通俗易懂的歌詞,這些歌詞的文字本身比較簡單,字數也比較少,表達方式也很直接,所以幼兒比較容易理解。
(二)在音樂中融入游戲活動
在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可以融入一些游戲活動。游戲活動生動有趣,而且包含非常多的有效信息和內容,可以加深幼兒對事物的理解。所以,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要加入游戲活動,讓幼兒更好地沉浸到音樂意境之中。在游戲中學習音樂,能夠使幼兒在辨聽音高、旋律的基礎上,更好地掌握音樂。
游戲深受幼兒的喜愛,因此教師可以將幼兒對游戲的喜愛情感遷移到音樂教學上。音樂本身也給游戲活動帶去更多情感上的渲染,讓幼兒能夠在游戲中根據音樂節奏感受不同的情緒。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融入游戲活動,能為幼兒情緒感知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帶去更多幫助。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為了讓幼兒對音樂有更強的感知,獲得更多的信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直觀生動、引人入勝的音樂教學情境。
多媒體教學能夠把圖片、視頻以及幼兒非常熟悉的卡通形象等,與音樂一起呈現在幼兒面前。幼兒可以一邊用耳朵聽音樂,一邊用眼睛看圖片和視頻,從而調動自己的感知和記憶,更好地完成音樂學習的過程。通過多媒體的輔助,幼兒不知不覺進入到了一種身臨其境的學習情境之中,會對音樂作品有更深的感知和理解。
三、培養幼兒音樂技能的方法
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教育,不僅要讓幼兒對音樂有更多的感性認識,而且要從專業的角度對幼兒在音樂技能方面進行培養。通過傳授音樂技能給幼兒,幼兒對音樂逐漸從直觀感知上升到相對比較抽象的認識,這是促進幼兒思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運用啟發引導培養技能
培養幼兒的音樂技能,可以通過啟發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師應根據幼兒已有的感性經驗,向他們傳授相應的音樂技能,通過各種形式的反復練習,提高幼兒對音樂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師要讓幼兒在主動參與、體驗、表現音樂的過程中,加強對音樂內涵的感知。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之下,幼兒逐漸能用自己的語言去概括音樂作品的內容,從而具備一定的音樂審美素養。
(二)利用體驗法提升音樂素養
體驗法也是提升幼兒基本音樂素養的重要方法。教師通過教幼兒唱歌、開展韻律活動以及音樂欣賞、嘗試樂器演奏等方式,培養訓練幼兒的樂感、節奏感、韻律感等基本的音樂素養,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表達力及創造力。所以,體驗法是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力和音樂素養的重要方法。
(三)提高幼兒學習音樂的主動性
幼兒要想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離不開他們的主動參與。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他們的個性和發展水平各異,這就要求幼兒教師通過表揚鼓勵等強化方式增強幼兒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并且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斷提高對音樂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讓幼兒能主動展示自己。
總之,在幼兒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認知發展特點,開展多樣化的音樂教學,要在激發幼兒情緒、情感方面下功夫。從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角度來看,幼兒音樂教育活動可以融入到德智體美勞主題教育活動中,讓音樂成為其中的重要元素。幼兒在這些活動中能夠不斷接觸音樂、感知音樂,就會對音樂有更多的理解,獲得音樂情感的熏陶和音樂審美能力,從而在音樂素養方面不斷獲得新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健萍.對我國幼兒音樂教育現狀及其發展的思考[D].河北大學,2007.
責任編輯 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