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秀彧
[摘 要] 初中政治課堂作為培養學生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于中學生的價值取向以及人格都有著不小的提升。然而,傳統觀念下的大多數政治教學都采用相對死板的記憶方法,使學生對政治課程的理解處于一種單調、乏味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進行教學,將難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讓學生全面均衡地發展,是所有教師應該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 初中政治;教學策略;探究
教學方法使用是否得當與教學質量有直接的關系。如何釋放學生的激情,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能夠獨立自覺地完成學習過程?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個性?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這些問題確實擺在每位政治老師的面前。長期以來,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一直是單一的,這嚴重制約了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和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接下來筆者就來探討一下初中政治教學的策略。
一、初中政治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脫節
以往的傳統方法下,初中的政治教學內容都是基于學科知識體系框架的嚴謹性。事實上,這種教學內容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中,教師通常只是根據書中內容單調地進行教學,忽視課堂內容與現實相互結合。因此,很多時候,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時會失去熱情,變得被動和厭倦學習。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看到,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已經從過去的電視和報紙擴展到互聯網。學生們獲取社會各種信息資源的速度和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初中生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對他們所接觸的信息缺乏足夠的分析,不能夠很好地選擇。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尤為重要。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陳舊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不僅教師的教育觀念需要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需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更新。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一些政治教師難以適應當前的教學方法,或者不熟悉新媒體的應用。還有一些中學政治教師對教學方法的創新有片面的認識,認為用投影儀取代黑板,比不上傳統的教學方法。從手動編寫到計算機編寫的這種方式的本質并沒有改變。事實上,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方法的變化不僅應該是內容呈現形式的更新,還應該將多元素的多媒體信息添加到傳統教科書內容中,并需要教師自我總結和補充知識點。
二、讓初中的政治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教師應改變“課堂,教師,黑板”的傳統教學形式,豐富政治教學的教學形式,多媒體和新形式的電子產品等引入政治教學中。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必須使學生成為主角,并使教師成為配角。在教授知識后,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指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理解。同時引入情境教學,引入與政治知識相對應的情景,引導學生尋求知識和掌握知識。同時,讓學生可以回答更多假設性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好奇心。
(三)鼓勵學生思考和討論
政治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因此,教師需要從自己做起,持續學習。教師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了解當前的信息,將這些信息整合到政治教學中,讓學生對案例感到新鮮和好奇,有學習知識的動力,減少厭倦和拒絕知識的想法。教師結合對課堂當前案例的分析,解釋政治原則,使政治不再局限于教科書知識,還可以激勵學生利用政治知識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
三、以學生自學為主
(一)積極對教學方式改革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有許多教學方法都經歷了重大的改變。對于教學方法來說,我們不否認教師的主導地位,但授課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且要想辦法去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增強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簡單地向學生傳達需要解釋的要點和難點,然后給學生留出一些時間思考、交流并說出自己的理解,使學生能夠改變被動學習的單一模式,讓學生學會思考、辯論,掌握知識、能力和方法。
(二)引入情景教學模式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漫畫、歌曲和學生論文的形式創建各種不同的場景,引導學生思考,并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相互討論,掌握所學的知識。創建場景,一方面可以挖掘學生的潛力,另一方面可以營造教室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意思,這比老師直接將知識點告訴他們要好得多。但是,由于初中生的思維不成熟,很多時候,學生讀完后,笑聲結束了,對文章的含義卻沒有太多考慮。因此,在課程剛剛結束時,每個人仍然很興奮,向學生詢問:“在剛才的故事中主人公有哪些精神值得大家學習,為什么?”這時候很多學生就回答不上來了。
(三)用現代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抽象的知識和概念可以詳細可視化。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從網絡上下載一些古代的文字,如比較中國的甲骨文、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還有其他漢字。一方面,學生對這些知識非常感興趣,方便學生記憶和增加知識;另一方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還可以選擇一些典型的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這些都是學生們熟悉的,用于引導他們欣賞和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輕松愉快的心理空間,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并與他們融為一體,積極參與他們的討論。特別是對于一些羞于表達自己想法的同學,老師應該更加關心他們,試圖找到他們的亮點并鼓勵他們,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在政治教學中,有必要培養學生以不同思維和創新為出發點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遇到問題時要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并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進行討論。這將會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其次,教師必須有一個目的,讓學生獨立學習并解決問題。教師使用激勵措施鼓勵學生找到自己問題的答案。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并從內心確認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而且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最后,教師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并非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并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為了完成任務,教師應該在必要時鼓勵學生,并提供更多的幫助。對于不熱衷學習的學生,應該進行教育和照顧,讓學生在集體中感到溫暖。這樣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是著極大的鼓舞作用。
教師在政治教學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教師的教學方法會對學生學習政治產生深遠的影響。學生是否對政治感興趣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一個評價指標。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各種教學方法,以達到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毛鴻飛.初中政治教學策略的研究策略[J].學術周刊,2018,(10).
[2]楊斯凡.初中政治該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政治周報,2018年,(11).
[3]楊宇軒.關于我國當前政治教育形式的簡要分析報告[J].學術周刊,2017,(11).
[4]李秀蘭.該如何幫助廣大中學生走出政治學習的誤區[J].學術周刊,2017,(10).
[5]郭照第.初中政治教育方法初探[J].學術周刊,2016,(11).
責任編輯 鄧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