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萍
[摘 要]情景教學法具有生動性和體驗性等優點,然而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情景教學法實際的教學效果又很難令執教者滿意。如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中有效運用情景教學法,已經成為制約政治課堂教學的一大瓶頸性問題。在思想政治課中利用教學情景導好課,在此過程中一方面利用教學情景引出新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又要刺激學習者的求知欲,因此要注意三個問題,科學創設,從而為教學活動引出一個良好的開端,為教學的繼續奠定基礎。
[關鍵詞] 情景教學;科學導課;提升能力
情景教學法具有生動性和體驗性等優點。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習者的情緒領域,觸及學習者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然而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情景教學法實際的教學效果又很難令執教者滿意。如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中有效運用情景教學法,已經成為制約政治課堂教學的一大瓶頸。
在思想政治課中利用教學情景導課已司空見慣,但是導課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導好課,如何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利用教學情景導課的過程中,教學情景一方面要引出新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又要刺激學習者的求知欲,從而為教學活動引出一個良好的開端,為教學的繼續奠定基礎。執教者在導課過程中要實現以上目標,就必須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做到情景的針對性
執教者在運用教學情景導課時,用于導課的情景材料是多樣的,包括視頻形式、音頻形式、圖片形式、劇情形式等。但是執教者要注意用于導課的教學情景必須要短小精悍,給學習者提供的信息量要適中,內容健康,難易度符合教學要求,符合學習者的實際能力,從而能夠啟發學習者去深入思考和研究。反之,如果執教者提供的導課情景包含的信息量過大,學習者難以在導課階段完成發現教學信息的任務,教學情景也就難以起到“導”的作用。
案例一? 《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
導課情景一:視頻展示節假日購物狂潮。
導課情景二:圖片展示待售商品。
導課情景三:模擬商品生產過程。
執教者:以上三個材料之間有什么聯系?
學習者:略。
以上是執教者用于《經濟生活》(人教版)第二單元“生產、勞動與經營”第四課《生產與經濟制度》第一框“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的導課情景。從總體而言,執教者用教學情景導課的過程中,給學習者提供的情景素材包括節假日的購物狂潮、超市內的各種待售商品以及商品的變化形式,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習者,數量較多、可觀賞性很強、時間較長是該執教者導課的主要特點。但是從導課的作用而言,此類導課形式花費時間較長,針對性不強,帶給學習者的只是一場華麗的視覺盛宴,沒有起到“導、引、思”的作用。
執教者在利用教學情景導課時,必須要以啟發學習者思考和探究為目的,設置用于導課的教學情景,不能簡單停留在視覺或聽覺盛宴的層面上,花費較長時間去解決無關緊要、沒有針對性的問題。
二、做到問題的啟發性
孔子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要激發學習者的思維活動,執教者就要從情景問題的設置著手。情景問題在情景教學中起著激發學生思考與探究的欲望,引出知識點的作用,一個好的情景問題對情景教學法的展開有重要的意義。鑒于情景問題的重要性,執教者在設置情景問題時,必須要注意到情景問題不能簡單化。情景問題設置簡單化容易導致課本內容的發掘程度不夠的問題,難以起到引出知識點、引發學生思考探究的作用。因此在設置情景問題時執教者要考慮到情景問題具有可探究性、可行性、難易要適度。如果設置的情景問題沒有可探究性,整個情景的設置也就失去了意義,更勿論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了;如果情景問題沒有可行性,就限制了學習者的實際操作能力,不利于學習者動手能力的提高;如果情景問題難易程度把握不準確,就容易出現無法完成情景問題和無須完成情景問題的情況。“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要讓學生去思考。”在情景教學法中,要讓學習者主動去思考,執教者必須要在設置情景問題時充分考慮到問題的可探究性、可行性、適度性,做到有效提問,不能將情景問題簡單化,要富有內涵。情景問題從根本上講起的是穿針引線的作用,一個具有可探究性、可行性、難易適中的情景問題,才能為情景教學法的開展奠定基礎。
案例二? 《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
導課情景一:視頻展示節假日購物狂潮。
導課情景二:圖片展示待售商品。
導課情景三:模擬商品生產過程。
執教者:以上商品是如何產生的?
學習者:是被生產出來的。
以上是執教者用于《經濟生活》(人教版)第二單元“生產、勞動與經營”第四課《生產與經濟制度》第一框“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的導課情景。執教者在教學情景中設置情景問題時,顯然是沒有經過精心設計。情景問題在教學中起著引出知識點、刺激學習者思考的作用,執教者拋出像“商品是如何產生的?”此類的問題,學習者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是被生產出來的”,根本就沒有刺激學習者思考、引出教學內容的作用,更勿論要求學習者積極探討和交流了。
所以,執教者在設置情景問題時,必須要考慮到“問題的可探究性、可行性和啟發性”,情景問題要富有內涵,要注意到情景問題的重要性,達到有效提問的效果。
三、做到情景的生活性
執教者用于導課的教學情景必須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實際,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習者生活實際,二是社會生活實際。中學政治課,本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終回歸生活的一門課程,所以也只有取材于生活的教學情景才能促使學習者去思考、去解決教學情景中的問題。
案例三? 《股票、債券和保險》
祁大伯的煩惱
執教者:江蘇省溧陽市馬上就要設昆侖街道了,祁大伯家因此分到了50萬元的拆遷款。但是令祁大伯煩惱的是如何處理這50萬元拆遷款才能做到收益最大化。請同學們根據學過的知識,為祁大伯擬一份投資理財的計劃。
學習者:略
執教者:經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發現投資理財的選擇不僅僅局限于儲蓄存款、購買股票、購買保險等,還有購買基金、期貨、國債等多種選擇。我們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要獲得一定的收益,就必須要了解各種理財選擇的特點。本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內容。
以上導課情景首先從學習者的生活實際出發:第一,執教者用于導課期間中的素材取自于學習者所在地區,貼近學習者的實際;第二,投資理財的選擇是學習者現在、將來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容易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同時,執教者運用祁大伯的煩惱這一教學情景時,簡單地通過祁大伯的煩惱之處即如何投資才能使50萬元的拆遷款獲得最大的收益,引出了教學的內容即投資理財,輕松地將學習者引入了教學內容中,很好地起到了“導”的作用。同時執教者利用這一情景復習了上一節課《儲蓄存款和商業銀行》中的關于儲蓄存款的基本內容,擺脫了傳統授課簡單地復習提問然后開始導課的套路,巧妙地將復習和導課結合在一起,一舉兩得,成功地為新課內容打下了基礎。
所以,執教者在運用教學情景導課時,必須起到“導、思、引”的作用,促使學習者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啟發學習者積極思考教學情景中的問題,從而真正做到善誘善導。同時執教者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環節中,也只有充分注重每個環節中所需情景的特征,才能有效利用情景開展教學;才能通過教學情景將理性的知識點融入到感性的情景材料中,使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變得生動、藝術、和諧;才能通過情景分析、問題解決等課堂活動,使學習者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推動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和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責任編輯 鄧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