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生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啟蒙和基礎階段,特別是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本文就以課外閱讀促進小學語文核心素質發展進行探討。
隨著新教改的不斷推廣和踐行,核心素養這個教學目標也越來越受重視。所以小學語文老師要重視這個問題,并采取相關的策略使得課外閱讀更好的促進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發展。
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塑造僅僅依據語文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也是很不實際的。語文學習在生活中是處處充斥的,也應該是非常開放的。所以要認識到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外延。語文教材有的僅僅是截取優秀作品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材閱讀教學之后,老師還有有計劃有目的的將課外讀物介紹給小學生,科學合理的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致,從而進行自主閱讀,不斷的完善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
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運用學校的教學資源,并且不斷轉變教學思維,在認真觀察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學習情況以及興趣愛好和個人性格的基礎上,再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從而充分運用學校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具有創造性的教學環境。除了運用學校的資源之外,還要將社會課程資源靈活的運用。總之通過將學校資源和社會資源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為小學生提供更好的閱讀條件和閱讀環境,從而使得課外閱讀更好的促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若是語文教學課堂過于枯燥乏味,學生只會死讀書讀死書,這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會使得學生失去閱讀的樂趣,迷失閱讀的真正作用和目的,進而對閱讀越發的不感興趣。所以想要使得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很好的培養,老師要適時地組織開展一些閱讀活動,從而引導和鼓勵學生投入閱讀,使得學生的閱讀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的同時,也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控能力得到很好地鍛煉和塑造。
在組織開展閱讀活動的時候,老師要正確合理的引導學生展開閱讀。首先,老師要認真的選擇閱讀的書籍,這是閱讀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學生通過閱讀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書籍中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而小學生一般正處于思維的塑造發展時期,沒有非常全面完善的判斷力,因此就更需要積極正確的引導。在組織閱讀活動的時候,老師一方面要充分運用學校圖書館具有的書籍資源,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搜集優質的課外書籍,整理好收藏在班級的讀書角,讓學生可以自由讀取。在將閱讀書籍進行確定之后,還要將閱讀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老師可以將課文閱讀同平時的語文教學進行緊密的融合,并且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分析,使得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獲得難得的體會。最后,老師還要對閱讀活動的形式進行創新,使得閱讀活動可以顯現出多樣性和可持續性的特征。老師可以組織安排演講和講故事比賽,并且給予優秀者以獎勵,從而使得閱讀活動蘊含趣味性和實用性,使得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閱讀活動,也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文化素養和思想修養得到顯著的提高,進而使得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和發展。
老師不僅僅要培養塑造學生的閱讀習慣,還要引導學生養成科學合理的閱讀方法。因為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在性格和能力方面還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而語文是學生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都離不開語文,也離不開閱讀。所以小學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要從學生的終身教學出發,通過傳授和引導學生的閱讀方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閱讀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不同的閱讀方法會產生不同的閱讀效果。并且在閱讀的時候,也要根據不同的書籍和閱讀者自身進而采用合適的閱讀方法,這樣才可以發揮更好的閱讀效果。小學生在剛接觸閱讀的時候,一般要閱讀的書籍數量和種類很多,但是他們的精力和時間又是很有限的,所以好的閱讀方法就非常的重要。老師通過教導學生掌握運用非常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可以使得學生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其中有一種閱讀方法叫做摘抄閱讀法,這種閱讀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很好的記憶閱讀,這種閱讀方法比較適合那些知識性很強的閱讀書籍。學生通過運用摘抄閱讀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掌握摘抄的知識點,也加深學生的記憶。除了摘抄閱讀法,還有瀏覽閱讀法,這種閱讀方法比較適合那些故事性和情節性的書籍,通過運用這種閱讀方式,使得學生可以大大提高閱讀效率,更快的了解掌握閱讀的信息。除了以上的兩種閱讀方法,還有信息式閱讀,經典著作閱讀法等方法。這些閱讀方法要結合具體的閱讀作品靈活的采用,從而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好的閱讀體驗,并且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高。總之,通過老師的傳授,學生掌握一些好的閱讀方法并加以靈活運用,可以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文學素養以及語文核心素養得到不斷的進步。
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定制出非常科學合理的課外閱讀進度計劃,還要促使課外閱讀的力度不斷的加大,使學生可以在自己的課余時間積極的展開課外閱讀活動,也不斷充實學生的知識儲備。在引導學生定制詳細的語文閱讀計劃的時候,要將閱讀目標安排到每個月以及每個星期,將學生的語文教學和課外閱讀進行緊密的結合。并且還要認真選擇出進行課外閱讀的書籍內容,既要閱讀世界經典名著,也要將一些比較杰出的文學作品引入閱讀計劃,使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涵養得到很好的升華,知識儲備也不斷增加,也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也使學生的讀寫能力不斷進步。
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一般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應該讓學生很好的掌握常用的一些課外閱讀技巧,促使學生形成科學正確的閱讀習慣,還要靈活的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教學要求,向學生介紹一些比較適合他們的書籍。對于年齡較小的低年級學生,應該推薦一些寓言,卡通等具有趣味性和內涵性于一體的書籍。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推薦一些情節比較曲折動人的書籍。除此之外,還可以依據語文教學的需求,推薦學生閱讀與課本中的文章相關聯的書籍。比如,在進行《將相和》的教學時,學生一般都很感興趣,因為這篇文章是以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將跌宕起伏的事件講述出來。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時的時候,可以把將相和之前以及之后的片段講述給學生聽,學生一般會聚精會神的聽老師講述的故事,之后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看課外書籍,這樣就可以了解更多有趣的故事。可以將《史記》介紹給學生,從而讓學生帶著興趣去進行課外閱讀,也促使學生的語言得到很好的積累。
總而言之,在實際教學中,老師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學生開展語文課外閱讀,進而促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很好的激發出來,也使得學生可以真正的愛上語文這門學科。小學語文老師通過閱讀環境的構建以及閱讀方法的教導和多樣化的閱讀活動開展,希望可以使得課外閱讀更好的促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發展,使得小學生可以為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素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寶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