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校正
“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我們中華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當今日常生活中更是隨處可見。
這是一個正值中伏酷暑、天氣無比悶熱的中午,隔窗望去,天空一碧如洗,偶有幾朵白云悠悠飄蕩,天好像就要塌下來似的。廚房內,姥姥正在做著豐盛的午餐,主菜有紅燜大蝦、清蒸鱸魚等等,灶臺上爐火正旺,加上這悶熱的天氣,廚房就像桑拿房一樣。不一會兒姥姥便滿頭大汗,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可姥姥卻對我說:“不熱不熱,只要娃喜歡吃。”
終于,午餐做好了,熱氣騰騰的菜肴擺了滿滿一桌子,最令人嘴饞的當數那盤紅燜大蝦。此時我已饑餓難忍,看著色味形俱佳的大蝦早已垂涎三尺,多想立馬夾起來塞進嘴里,但轉念又一想,姥姥這么大年紀,天又如此悶熱,熬了兩個多小時好容易把午餐做好,我理應剝幾只大蝦先讓姥姥嘗嘗。想到此,我拿起一只最大的就動手剝了起來,稍后,一只完整的蝦剝好了。我正要遞給姥姥,一低頭,卻發現我面前的小碟子里早已躺著兩只剝好的大蝦。原來,姥姥剝好的蝦根本沒舍得自己先吃,而是放在了我的碟子里……此時此刻,我的心里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滋味,仿佛一股暖流涌向全身。雖然我剝的蝦還沒有遞給姥姥,雖然我欲表達的心意還沒有表達出去,但我從姥姥那慈祥喜悅的笑容里,足以看出姥姥已感受到了我滿滿的愛意。
鄭州市緯三路小學 彭宜昕點評:
全文行云流水,娓娓道來,開頭以《三字經》典故點明主題,文中充分運用了場景渲染、心理及動作描寫,抓住了敘事精髓。全文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只有真情在字里行間徐徐流動,讓人讀完不禁也為這懂禮、知禮的好少年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