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生活的步調、節奏也在不斷加快,但與此同時,一些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工藝卻面臨著失傳的風險,因此必須探索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工藝的途徑。我國一直久負盛名的茶文化,如今也受到了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飲品的影響。在古時候,百姓家里必不可少的就是茶,讀書習字、迎客相談、飯后消食都是要喝上一杯茶的,那時的茶文化顯然已經刻于人們的心中了。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因素,是絕對不能忽視的,讓幼兒盡早接觸茶文化等傳統文化,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有著重大的意義。
在近幾十年的時間里,茶文化因為其深厚悠久的歷史沉淀,越來越被國內甚至是國際所重視。最開始的時候,茶只是人們解渴的飲品。人們憑著自身的智慧與辛勞,在發現了茶葉的存在之后,將其加工制作成成品,將茶帶到了生活中:喜悅時,喝下一滾熱茶,出身汗松快松快;難過時,端杯香茗細細品味,感慨人生滋味。隨著我國國力的逐步強大,茶文化越來越活躍,促使人們邁向更加健康、清新、雅致的生活。
如今茶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發展史了,逐漸上升為我國特色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意蘊,實現了從基礎層面到國家層面的一個極大轉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無數的文人墨客都喜歡將茶與人生、與心境、與自然、與生活相聯系,意在表達一種超脫頓悟的心態與內涵,也就是說,茶不只是普通的飲品,還是一種能夠表達國人的素養、境界、精神的文化載體。
目前,很多國人都意識到了茶文化是我國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一枚明珠,并積極響應著國家的號召,通過一些契機盡可能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例如,2020 年5 月20 日首屆“成都購茶節”熱烈開幕,給予了茶文化熱愛者一個參觀欣賞的好機會,人們可盡情觀看專業茶藝師行云流水的動作,體驗著高雅安靜的品茶環境,最后既收獲了品茶的樂趣,又領會了品茶的智慧。
第一,加強了學前教育教師的自我學習。在如今的教育界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對我國的茶文化等傳統文化的了解還不夠深入。作為傳授文化知識的學前教育教師,如果對祖國的一些歷史文化不夠了解,怎么能更好地培育祖國的花朵呢?因此,學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等傳統文化不僅對幼兒成長有積極影響,還能夠增強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自覺性,對教師這個群體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例如,教師要想尋求一些好的教學方法,就需要多去參加一些教學培訓或者是觀看好的教學視頻,還可以請教一些茶文化愛好者,隨其參觀一些有意義的茶會和論壇,努力了解茶文化的內涵。要想更好地教育下一代,學前教育教師就要多思考,探究適合開展茶文化教學的教學形式,在理解傳統文化、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情況下,盡量多嘗試一些好的方法。
第二,提升幼兒與人相處的能力與增強中華民族認同感。茶文化里包含了許多深遠豐富的思想精神,比如儒家、道家、佛家、禪道等思想。幼兒經過富有古樸、深厚的歷史文化氣息的茶文化的感染,性格心態會受到明顯的積極影響,變得更加溫和沉穩、內斂穩重,同時還會直線提升對于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將茶文化融入學前教育,不僅會讓幼兒擁有禮貌、謙虛、友善、文雅等優秀的品質,還會提升幼兒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自古以來,我國一直秉持著以茶會友的道理,幼兒之間若能夠多些寬容仁厚、心平氣和,那么將來達到君子之交淡然如水的境界也不是難事。
第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學前教育兒童還處于發育階段,智力、理解力、注意力等還不夠健全,如果在這個階段就讓其學習一些難度系數較高的內容,容易使幼兒產生厭學的情緒。要想把茶文化等傳統文化融入學前教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幼兒學習最好的動力,只要有了興趣,幼兒上課的自主性也會得到顯著提升。讓幼兒在這個年齡段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喜歡上茶文化這類傳統文化,對于幼兒今后的人生、學習、生活都會帶來積極的作用。
教師對幼兒實施教學的時候,一般會采取游戲、活動的方式開展教學,因此教師在教授知識時,其語言一定要足夠生動有趣,這樣才能更好地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幼兒認識烹茶時用到的一些器具時,教師就可以在教授器具的讀音及作用之后,召集幼兒圍坐成一團玩丟手絹的游戲:“抓人”的幼兒要在“抓”到人的時候念對教師所給出的詞語才算通過,而被“抓”的幼兒如果能說出這個詞語的用處就能免除被“抓”。這樣不僅能加深幼兒對教學內容的記憶,還能讓幼兒樂于加入這類學習游戲,使幼兒對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將學習變成一種習慣。當幼兒對茶文化有了一個比較淺的認知之后,教師要善于潛移默化地把文化栽種到幼兒的心里,使幼兒將傳統文化精神當作學習的內容,并由此漸漸形成一種習慣。而且,在習慣的約束作用下,幼兒會更容易接受與茶文化相關的知識,學習起來也會更加自如、自主,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例如,教師可以將茶文化信息做一個簡單易懂的匯總,之后再印制成小冊子發放給幼兒,小冊子要制作得可愛、精致、童趣,這有助于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每天早上,教師可以讓幼兒將冊子拿出來閱讀,長此以往,幼兒便能夠更快、更好地養成閱讀小冊子的習慣,而那些文化知識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幼兒記到了心里。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播放一些講述茶文化的趣味視頻,使幼兒可以對照著書來觀看視頻,這樣就不會覺得枯燥乏味了。幼兒把對茶文化的學習轉變成習慣,為弘揚傳統文化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對培養幼兒健康的人格也有好處。
第三,要端正幼兒的學習態度。很多時候,一個幼兒的學習態度是其能否成功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要決定因素之一,在學前教育加入傳統文化的學習,有助于鍛煉幼兒處事待物時的心性,還能使其不論對人、對物都更加有責任感。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端正幼兒學習傳統文化的態度,盡可能使幼兒感受茶文化的深層魅力,讓幼兒知道自己對于傳承茶文化等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要讓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滲入幼兒的小小世界之中,讓幼兒深刻認識到學習茶文化等傳統文化是一件不能敷衍的事情,教師要使其即便長大成人也不會輕易忘懷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去觀看一些比較正式的茶文化集會,讓幼兒欣賞茶道、學習茶禮。在活動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布置相關的觀后感寫作任務,讓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即便有的幼兒態度存在偏差,教師也能盡早地了解并修正。
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扮演著舉重若輕的角色,而學前教育則是中國教育教學中最為基礎的一個階段,要想在這個階段培養幼兒正確的三觀,在學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等傳統文化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讓幼兒從小就接觸茶文化、認識茶文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的民族傳統文化認同感與責任感,對將來茶文化等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極具意義的。文章對茶文化的發展和茶文化融入學前教育的重要意義、有效方法展開了研究,希望能夠更好地弘揚茶文化等傳統文化,讓幼兒在茶文化的學習之旅中,感受著茶文化的美妙之處,聞著陣陣的茶香之氣,品味其中的人文情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