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薛閣街道辦事處幸福路小學 吳 霜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們以作文成績的提高為目標,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抑制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用讀寫結合的方法學習,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同時針對他們的具體表現,分析不足,傳授讀寫結合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其讀寫效率,引導其積累寫作素材,打造高效的作文教學課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改變了自身傳統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分析課文內容,要求學生用寫的形式將分析的結果和感悟記錄下來,逐步養成讀寫結合的習慣。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先講解基本的讀寫結合方法。比如,當學生在課文閱讀中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時,合理運用字典、課下注釋、輔助教材等工具自主探究,并以批注的形式將查找到的知識記錄下來;當學生發現優美的句子時,以波浪線的方式畫出來,有選擇地模仿,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以圈點的方式將彰顯文章內涵的字詞、句子標注出來,提升閱讀能力。然后,教師按照從字詞到整篇的順序帶領學生分析、講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本質上認知課文內涵與情感,讓學生寫讀后感,記錄自己的感悟,逐步形成完善的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教師引導學生以相同的方式自主分析課外文章,運用掌握的讀寫結合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讀寫結合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教學方法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讀寫結合方法更加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分析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要向學生傳授讀寫結合的技巧,引導他們在讀寫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知識,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在通讀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基本脈絡、整體結構,拓展寫作思維,有利于學生寫出層次分明、邏輯嚴謹的作文。比如,在閱讀中,讓學生找出文章前后呼應的句子,將整篇文章融為一體,同時根據文章中所描繪故事的起因、經過、高潮和結果,體會文章邏輯思維的嚴謹性。詳細分析文章中承上啟下的段落,掌握承上啟下句子的寫作方法,為寫作提供大致的框架,提高寫作的效率和質量;在精讀文章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分析、學習文章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描寫方法,結合具體的句子熟練掌握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同時鼓勵學生摘抄優美的句子,在提高語言組織能力的同時,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寫作內容;通過精讀,深層次地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分析真實情感融入作文的方法,進而將其運用到寫作中,整體提升寫作能力,推動學生作文核心素養的提高。
在小學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全面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觀念,組織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運用讀寫結合的方法,撰寫讀后感,打造高效的作文教學課堂。
比如,教師結合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他們挑選經典的課外文章,引導他們運用讀寫結合的方法,閱讀文章內容,分析文章結構。然后,布置相似題材的作文,引導學生將相應的寫作方法運用到作文中,模仿其中情境描寫的句子,寫出彰顯個性的作文。最后,組織學生交換作文,互相學習和借鑒寫作方法,進一步提升寫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寫讀后感的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彌補學生在寫作中情感缺失的問題,鼓勵學生將情感融入到作文中,促進綜合寫作能力的發展。
總而言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寫作素材積累,有利于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提升與情感的表達。所以,教師借助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在及時記錄感悟,積累寫作素材的同時,豐富自身的情感,整體提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