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梅洲中學 吳美輝
作文是中學語文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增強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及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當前,由于經濟條件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農村中學語文教育仍舊存在較多問題。很多學生對寫作文仍存在抵觸。如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是農村語文教師應重點關注的。
綜合來說,農村學生的寫作能力相對偏低,很多學生的文章有跑題現象。部分教師就會因此忽視作文教學,在教學觀念上存在錯誤認識。而初中生大多開始進入青春期,作文能力的強弱也會影響其自信力。因此,出現由于自信心不足而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事倍功半的現象。再比如,敘事類的文章就是流水賬,平鋪直敘,把整件事從頭到尾描述了一遍,沒有新意。并且,寫作材料也十分落后。比如,一提到無私奉獻,就會想到雷鋒。一提到勤奮刻苦,就會想到鑿壁偷光之類的故事,甚至存在千篇一律的情況。而部分農村教師在指導教學時候沒有利用好身邊的優秀寫作素材。
相比于城市學生,農村中學生的寫作能力相對較低,這一情況是教育資源配置長期不均衡造成的,所以在短時間不好改變。在這一前提下,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觀念,將作文教學重新提升到語文教學體系的重要位置上,不斷探索,力求創新,為中學作文教學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首先,教師應全面落實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對于農村中學生來說,寫作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提高語文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是能夠鍛煉其思維能力,甚至對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會形成積極的影響。教師需要讓學生正確地意識到,寫作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也不是要寫給誰看,而是在于通過寫作豐富自己,完善自己。
其次,提升農村中學生的寫作水平這一任務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的。教師需要有耐心,與學生密切溝通,讓學生以平穩的心態去看待作文學習。只要雙方都能夠堅持,能夠用心,那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只是時間問題。
一直以來,很多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方面。在教師這一錯誤教學方法的引導下,很多學生在完成寫作任務時,也只是簡單地把它們看作是作業,應付了事。所以,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重拾寫作信心,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基礎教學環節,教師可以適當降低教學難度。比如在完成課文教學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想法,撰寫一篇心得,可以不限形式、不限字數、不限主題,讓學生在較為輕松的范圍內,真正寫下自己想寫的東西,以克服畏難心理。學生順利走出第一步之后,后續的教學任務就會相對簡單。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質量較高的作文,在班級中傳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滿足學生的成就感。
很多農村學生并沒有豐富的社會經歷,也沒有有趣的生活體驗。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多多觀察。實際上,農村生活也有專屬于它自己的趣味。比如春天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路邊的小草、樹上的葉芽以及解凍的河水,讓他們感受生命的律動。夏天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他們觀察炎炎的烈日、清冽的河水以及盛開的花朵,讓他們感受生命的熱烈。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回憶自己從小到大所參加過的有趣的鄉間游戲。比如上樹摘果、下河摸魚、春天插秧、秋天秋收等等。這些故事都真實發生在學生身邊,只要認真觀察,合理地選擇,就能把它們變成有趣的素材。
在擁有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之后,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只有形成較高的思維能力,寫出的文章才會具有邏輯性。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手段,應用比較活潑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開展寫作訓練。例如,在講解完文章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改寫文章的結尾或續寫文章的結局。例如,在學習完《項鏈》后,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續寫,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于文章主題的理解深度,可謂一箭三雕。
學生完成寫作任務之后,教師還需要點評學生的作文。教師不能因為學生的文章質量不高或者存在較多問題,就不耐煩,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文時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閃光點。比如有的學生的文章缺乏邏輯性,但是用詞卻比較巧妙。有的學生整篇文章沒有突出的地方,卻飽含真實情感。除此之外,在評價學生的文章時,教師也需要具體地指出問題,而不是提出籠統的建議。在不斷優化的過程中,鞏固學生的寫作成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作文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是教師的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讓農村作文教學快速走出困境,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砥礪前行。一方面,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手段;另一方面,學生需要重拾寫作信心。師生相互配合,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推動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