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琳 丁永慧 秦鶴 凡如意 劉晴晴(南通理工學院商學院)
近年來,傳統消費受到電商崛起的沖擊,“互聯網+商貿”成為一種新的消費升級,為物流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物流行業受到越來越多重視[1]。從包括順豐、四通一達等外包第三方物流企業[2]到京東物流、亞馬遜物流等自有物流[3]等,優化組織物流各個環節已經成為增加利潤、減少成本的重要舉措。但是由于“雙十一”等階段性的高峰需求出現,物流中心揀選作業面臨巨大挑戰,優化揀選作業勢在必行。
隨著物流中心向著自動化、無人化方向發展,應用AGV小車的“貨到人”系統成為一種充滿前景的揀選方式。AGV小車的“貨到人”揀選模式原理是AGV將貨架搬運到揀選臺前,人站在揀選臺處將貨架上的品項揀選出來。因此可以將AGV小車的“貨到人”系統視為一個“排隊系統”。排隊論研究自然現象中排隊現象,它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模型結構:M/M/1系統和M/M/C系統[4-6]。調查發現,排隊論在交通組織優化中應用廣泛,而在物流中心揀選工作中尚未有深入地研究。
該研究使用百蝶(上海)電商物流仿真軟件。在百蝶電商物流中心運營中,根據揀選站臺的排隊小件波次單數量來分配揀選作業任務,每個揀選站臺均等作業,是按多路排隊多通道系統服務(即采用C個M/M/1系統)來進行揀選作業的。在長期運營中發現,按多路排隊多通道系統服務進行揀選作業會增加搬運距離,降低搬運效率,增加了揀選成本。單路排隊多通道服務的M/M/C系統靈活方便,排在第一位的AGV小車可視哪個揀選站臺有空就到哪個揀選站臺,避免了各揀選站臺忙閑不均的情形,充分發揮了各個揀選站臺的服務能力,因此可提高搬運效率,降低揀選成本。
假設排隊系統中AGV小車的到達時間間隔為λ,而單位時間內揀選站臺的服務AGV小車個數為μ,且各揀選站臺的服務率相同。
(1)C為揀選站臺數,A為AGV小車數;
(2)作業人員單位時間成本T1,AGV單位時間成本T2,揀選站臺單位時間成本T3;
(3)作業人員平均工作時間W1,AGV平均工作時間W2,揀選站臺平均工作時間W3;
在揀選作業過程中,考慮的成本因素有作業人員的單位時間費用、AGV小車單位時間費用和揀選站臺單位時間費用。考慮以上成本因素,以總成本最小作為目標,建立成本函數模型:

假設物流中心內有2個揀選站臺,每小時約有120個AGV小車通過2個揀選站臺,平均每個貨架的揀選時間為50s。
(1)采用2個M/M/1型系統進行揀選作業時,每個揀選站臺有它各自的排隊通道,排隊的AGV小車不能從一條通道換到另一條通道上。把總的AGV小車數量二等分,就是引向每個揀選站臺的貨架數量,對于每個揀選站臺有:

(2)采用M/M/2型系統進行揀選作業時:
兩種系統的相應指標對比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見,在相同通道數目下,M/M/2系統明顯優于2個平行的M/M/1系統。原因在于:2個平行的M/M/1系統表面上使得到達的貨架被分散,但實際受著排隊通道與服務通道一一對應的束縛,如果某一通道由于某種原因拖長了某個貨架的揀選時間,顯然要增加此通道后面排隊的貨架的等待時間,甚至會出現臨近通道排隊的貨架后來居上的情形。而M/M/2系統要靈活得多,排在第一位的貨架可視哪個服務臺有空就到哪個服務臺,避免了各揀選站臺忙閑不均的情形,充分發揮了它們的服務能力,因而顯得優越。
對百蝶電商物流中心2018年9月10日某時段的訂單進行揀選。優化前后的揀選作業過程中,配貨員、AGV小車、揀選站臺的平均工作時間如表2所示。假設作業人員的單位時間費用為0.3、AGV小車單位時間費用為1、揀選站臺單位時間費用為1,揀選作業中AGV小車數為14。經過計算,優化前后揀選作業時長、作業成本的結果對比情況如表3所示。

表2 優化前后系統各要素平均工作時間對比

表3 優化前后作業時長、成本對比
由上表可以看出,未優化前揀選作業所用的時間為15.7分鐘,作業成本為259.32,優化后揀選作業所用時間為11.9分鐘,作業成本為196.5。優化后揀選作業所用的時間、作業成本都有所降低。當物流中心揀選作業量較大時,優化后所節約的時間和成本是不可忽視的,這將大大提高了揀選作業的效率,降低了揀選成本,從而提高物流中心的經濟效益。
本文系統地闡述了排隊論在物流中心揀選作業的應用,并通過物流仿真進行了驗證。分析發現,優化后的揀選作業排隊系統,不僅提高了揀選作業效率,還降低了揀選作業成本。該研究為排隊論引入物流揀選起到了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