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繼年
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南京 211800
2019年10月1日,慶祝建國70周年的大閱兵在北京進行。此次大閱兵是盛世閱兵,時逢比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期。經過天安門廣場的有軍種方隊和軍事裝備方隊。在天安門廣場,中國的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陸續通過,后者是首次出現;新型武器裝備方隊經過廣場時,引起了世人的關注。這次閱兵展現中國國防建設的新成就,同時也說明中國的國防教育水平在不斷提高。
國防教育是一種積極向上的軍事行為,也是教育行為,它對捍衛國家的主權,推動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國防教育古今有之,既是傳統教育的延續,也是現代教育的展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與紅色文化教育息息相關?;诖?,調查當代大學生的國防教育問題就成為必須關注的現實問題。
課題組對江蘇大學生進行了關于國防教育問題的問卷調查,分析原因,提出建議。問卷對象為江蘇12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問卷發放2213份,回收2213份,有效問卷2209份,回收率為100%,有效率99.8%。從統計結果分析,調查基本上反映了江蘇高校大學生的情況。
問卷結果顯示,經常關注國防建設問題的人有20%,一般經常關注國防建設問題的人有60%從不關注國防建設問題的人也有20%。這反映出大多人對國防建設問題還是關注的,但還有少部分人不關注、不了解國防建設。這是由于近年來國防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宣傳國防教育的方式也越來越多,但當代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及對國防教育的認知還不夠,有真正意識到國防教育的必要性。
問卷結果顯示,有36%的人認為中國現在國防實力非常強大,29%的人認為中國現在國防實力強大,21%的人認為中國現在國防實力一般,只有14%的人認為中國現在國防實力不容樂觀。有這樣的概括性評判,是因為:第一是武器裝備,中國武器裝備日益進步,有些武器裝備已經趕超一流國家;第二是軍隊,中國軍隊數量目前世界第一,整體戰斗力日益提升。第三是經濟實力。經濟是國防建設的力量。目前,中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經濟總量也大幅度提升。
問卷結果顯示,有55%的人選擇了保障國家公民人身安全和促進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有20%的人選擇了保衛國家主權,20%的人選擇了提高國家地位,還有5%的人選擇了其他。這說明國防建設不斷發展的同時,國防教育也不斷發展,大學生認識到中國的國防動員體系不斷完善,正規軍、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建設、預備役部隊建設不斷加強,這能更好履行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
問卷結果顯示,有55%的人選擇了開設與國防建設相關的課程。有13%的人選擇不開設與國防建設相關的課程,22%的人選擇了無所謂。這表明,隨著國家國防建設的加強,高校大學生的國防意識也加強了,大多數人都愿意開設與國防建設相關的課程,但還是有少數同學不愿意開設,他們一方面怕負擔增加,一方面國防意識淺薄。然而,高校增加一些有關國防教育的課程分或者講座還是很有必要的。
問卷結果顯示,選“軍訓,讓大家參與其中”的人占60%,選“請相關講師開講座”的人占80%,選“開展有關主題班會”的人占60%,選“參觀相應博物館”的人占90%,選“開展有關國防知識競賽”的人占90%,根據這些信息可知,大部分人對于國防知識的獲取更加傾向于知識競賽、參觀相關博物館以及講師講座,對于軍訓和主題班會大家并不熱衷。這意味著大學生期待參觀博物館,他們可以了解和學習武器裝備和戰爭知識。他們也愿意參加知識競賽,這可以鍛煉他們的應變能力。在準備知識競賽階段,他們瀏覽和閱讀了大量的相關知識,這樣可以很好地讓他們了解國防的現狀。對于講座,便是讓大學生去了解那些專業人才對于某些問題的看法,他們所不知道的,專業人士卻知道。在大學生看來,軍訓與班會多了一些強制性和約束性,但可以鍛煉他們的身體,增加他們的體質。對于中國一個人口大國來說,不一定人人都服兵役,但需要人人樹立國防教育意識。
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國防教育,大力推進國防教育工作。首先,政府部門要對當今的國防教育現狀進行調研,查找問題,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出臺相關的政策,提供制度保障。大學生的國防教育是中國面臨的一項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的戰略任務。相關部門應理論聯系實際,從實際出發,從制度改革的得失中獲取經驗,不斷提高國防教育水平。其次,政府部門責令相關單位和學校,正確引導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公民,教育他們,使他們自覺接受國防教育,并制定相關的規則制度,加強管理,規范國防教育。再次,政府部門要將國防教育納入經濟與社會發展當中。這就要求,國家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制定好規劃,將進行國防教育作為單位發展的任務,加大財政投入,做好財政預算,采取多種方式和模式,開辟多種渠道,進行國防宣傳和國防教育。
政府部門還要積極探索,不斷開辟路徑,構建中國特色的國防教育體系。政府應設立專門的部門,完善國防教育制度,鼓勵在校大學生參軍以及參加各種形式的國防教育的活動,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國防教育體系。
從接班人方面講,當代大學是國家未來,是新生力量,也是潛在力量,屬于增強軍事力量的人力資源,所以更要加強當代大學的國防教育。大學生國防教育的方法多樣,總括起來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聚集教育”;二是“廣延教育”。此處所講的“聚集教育”,是指政府、學校、企業等相關部門,舉辦軍事教育活動,如舉行新生軍訓活動;確定國防教育活動日,每年的九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全民國防教育日,可在這天舉辦國防教育活動,如舉辦關于國防教育的有獎競猜活動,參觀相關軍事基地等等。此外,還可以開展夏令營活動,集中設置與軍事國防教育相關的課程,以此增強大學生對國防教育的認知?!皬V延教育”則是把國防教育知識從課堂延續到課堂外,滲透到大學生實踐、生活、社會服務當中。與此相配套的是社會和家庭教育,社會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補充,也是題意之中的教育,社會、家庭、學校三者互相配合,聯動發展,大力推進國防教育,這就是“廣延教育”的基本樣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信息技術也不斷更新和升級。5G時代的到來,信息迅速力度和下載效度大幅度提高,為大學手機用戶采用微博、微信等學習國防知識帶來了方便,提升了國防教育效率,但也有一些大學使用手機玩游戲。網絡就是雙刃劍,有便捷性、時訊性、大眾性等優點,也有盲目性、機械性、泛濫性等缺點。因此,網絡既能帶來大量的信息,但又使人不辨信息。大學生尚未進入社會,雖有豐富的知識,但沒有豐富的閱歷,在資訊發達的今天,對一些看似正確,實是存謬誤的信息把握不準,這就給網絡國防教育帶來了難題。
針對以上現象,從兩個方面去解決:一方面,鼓勵大學生成為網絡學習者和宣傳者。換句話說,大學生既是網絡學習者,也是宣傳者。他們要不斷地學習網絡知識,掌握信息技術,通過網絡新媒體學習國防教育知識,又通過網絡新媒體來宣傳國防教育理念,傳授國防教育知識。長此以往,他們的經驗愈加豐富,知識也逐漸增多,篩選國防知識的能力也不斷提高。另一方面,適當地增添一些國防教育游戲,如軍事過關游戲,戰略裝備過關游戲等,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在玩的時候,也學習到了國防知識,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古往今來,每個朝代都把國防建設擺在極為重要的位置。國防是伴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一個國家沒有國防就不是一個真正獨立的國家。沒有國防,一個國家將面臨滅亡,強大的國防力量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強大的國防需要有眾多的人才做支撐,而當代大學生正是戰略儲備人才的最佳人選。大學生的素質將影響到國家的未來。大學生的國防素質,也將直接影響國防的發展。大學生要樹立國防意識,這是國家國防建設的重點。但從調查結果來看,當代大學生的國防素質有待提高,需培養和引導。對當代大學生不懂國防,不關心國防建設,不能正確認識現在的國際局勢,不知道中國面臨的問題,這要引起每一個人的注意。目前,當代大學生接受國防教育的途徑主要是來自課堂,而課堂對國防教育內容涉及不多,例子鮮有鮮活,有些學校是把課程縮水,這會引起一些大學生對國防建設不太關心,從而喪失國防意識。這些情況表明,當今的大學生對于國防建設認知上,還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同時也說明有一些高校對國防教育不是十分重視,國防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偏差。
國防,是國家的防務。國防競爭不僅是軍事斗爭,也是經濟斗爭,更是教育斗爭,國防建設體現了國家綜合國力。生產力水平、綜合國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這三方面是制約國防教育發展的要素。在高校,大學生學習公共基礎知識,如英語、計算機、思政、體育等,也學習專業知識,提升了諸多的能力。然而,當前國防教育在高校中并沒有受到重視,原因多種,其中之一就是多數人未能真正理解國防教育的目的。國防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要使大學生增進國防知識,樹立國防意識,而且還要使大學生的戰備能力不斷地提高,為國家培養專業知識過硬,能力較強,具有國防意識和戰備能力的衛國接班人和社會建設者。因此,高校要不斷地宣傳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出臺相關規章制度,加強戰備人員的培養,推進國防教育發展。由此可見,國防建設日益加強,成績也日益增多。而當代大學生能不能勝任,能不能完成使命,有沒有頑強的毅力去守護國家,使社會安定團結,這需要他們去認真準備,苦干實干。
在目前復雜的國際環境中,中國的崛起受到外國勢力的圍堵,主要是來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日本。如,南海撞機事件、中日釣魚島沖突、中美貿易戰等,這些因素都會威脅到國家安全,國防建設在此刻顯得尤為重要。另外,當代大學生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也要有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社會主義信仰。大學生的堅強的意志是其頑強拼搏的銳氣,也體現了國家和民族的意志,在國防知識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堅強的意志是他們不懈努力,勇往直前的動力。堅定的信仰能使大學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任何艱苦的環境中都能砥礪而行。這也說明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國防教育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大多數大學生都愛國,而且也認識到國防建設的重要性,并愿意接受國防教育,參加國防建設。目前,當代大學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中國夢中在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要求都是與國防建設要求相契合。因此,大學生應不斷地自我革命,自覺地接受國防教育,增強國防意識,傳播國防知識,立志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可靠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