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外國語學校集美分校(西亭學校)黃寧藝
評價是指對一件事或人物進行判斷、分析后的結論,具體到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多是指教師面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所做出的分析與判斷。基于此,本文對當前小學數學學生評價現狀及其應對策略進行初步分析與探索,旨在做好小學數學評價工作,讓所教的小學生都能以科學、合理的評價為載體,愛上小學數學學習,收獲數學素養及其能力的進步與發展。
我們在日常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看到相當一部分教師未能意識到對學生實施評價所具有的重要意義,總感覺把數學知識講給學生就可以了。在這種錯誤消極理念的影響下,自然而然地會忽視對學生數學學習以及時而合理的評價,導致學生感受不到來自教師的關注,從而影響自身的數學學習熱情與積極性。
在我們小學數學教學評價中還可以看到另外一種情況,即部分教師雖然意識到了應給予學生及時的學習評價,但是由于未能掌握其法,導致其對學生所實施的評價很多時候都局限于口頭評價,此外便再無其他新穎的評價方式了。長此以往,學生對一成不變的評價方式便很容易產生習以為常的情緒,導致教師所給予的評價難以發揮應有的效果與價值。
在小學數學教師面向學生實施評價時還普遍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即更多時候教師傾向于看學生最終的學習結果,很少會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這就導致很多時候我們教師所給予學生的數學學習評價是有失偏頗、不太合理的,如此自然也便難以發揮評價應有的效果與價值。
人作為一種社會群體性動物,總是較為在意外界他人對自身行為及其言語的態度。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是其同樣也非常渴望來自外界的反饋信息。而且大量的教育實踐充分表明,若外界他人給予小學生的反饋呈現積極、端正的態勢時,小學生往往能從中得到鼓勵,形成較為高漲的自信心;相反,若外界所給予的反饋呈現一種消極的信息時,小學生則往往容易從中受到打擊,進而產生懈怠的心理情緒與狀態。鑒于評價之于小學階段學生學習所具有的重要影響,我們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從心里意識到做好面向小學生學習評價工作的重要工作,并愿意積極付諸實踐探索切實可行的評價方法與策略。只有從心里重視,我們教師才能在自身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加以積極嘗試,也才能面向學生給予科學、合理的評價,推動他們數學學習的進步與發展。
僅僅只是口頭評價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為此,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應有意識地豐富面向學生實施評價的方式方法,讓評價方式更加多元化、趣味化,帶給學生良好的評價體驗感受,以此讓他們在評價中明白自身的問題與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的優勢與不足。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以教師評價為載體更有針對性地調整自身的數學學習活動,朝著更好的方向進步與發展。
例如,在做完“四則混合運算”這節知識的相關練習題目之后,不少學生都做到了熟練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題目也都做正確了,對此,教師除了可以給予學生以口頭評價之外,還可以鼓勵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評價,即引導學生嘗試站在一個客觀者的角度給予對方以評價;此外,教師還可以將這一練習過程中表現優秀、出色的學生作為四則混合運算練習小標兵,樹立榜樣與典型,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們看齊……,評價方式的多樣化不僅給學生耳目一新,還使他們從中感受到了數學學習所帶來的成功感與愉悅感,這對于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顯然可起到積極的助推與幫助。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的進步與發展也是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呈現出來的。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面向學生實施評價時不能過分看重學生最終所展示出來的學習成績與結果,而應將評價的視野延伸至學生的整個數學學習過程,從中善于發現學生數學學習中所獲得的點滴進步,并給予學生敘事性的評價,這樣面向學生所給予的評價能更好地做到客觀化、科學化、合理化。雖然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這樣那樣的突出問題,但是我們應進一步尋找學生評價的正確道路。
在日后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筆者將進一步立足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積極探索面向學生實施切實可行的評價方式方法,旨在以評價為載體切實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高效組織與開展,讓學生從中獲得數學素養及其能力的鍛煉、提升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