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第四十四中學 劉芳
網絡環境是一把雙刃劍,網絡上負能量的信息阻礙了學生的道德發展以及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但是為初中生的德育工作展開提供了新的途徑。通過網絡環境能使德育工作效率不斷提升,網絡也能成為中學德育工作的內涵和外延,有助于豐富中學德育的方法,滿足學生的德育需求。
道德是人的善惡的評價標準,它既是一面鏡子,也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并且左右著人們的言行,是一種精神產品,更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和與人溝通的潛規則。在網絡環境下實現中學生德育實效的有效展開,必須從學生個人入手,培養他們的網絡道德新觀念,讓他們在這個無比自由、虛擬的世界中,可以用網絡道德規范個人言行,雖然有更多的自由,但是一切的言行都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站在維護國家尊嚴、維護民族尊嚴、保護社會公共環境的立場上,滿足個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真正實現學生以正確的上網觀念規范個人的網絡行為,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在網絡環境下對學生進行德育,發揮網絡對于中學生發展的優勢,必須給學生講述網絡的正確功用,讓他們學會正確操作和使用網絡,讓學生明白網絡是一種新事物,里面有著豐富的資源庫,這些積極向上的內容是一個人精神發展、學習進步的良好工具。另外,網絡更是與他人進行交流與文化學習的良好平臺。學生能通過網絡搜集信息,提升自己的知識能力。因此引領學生利用網絡的優勢,避免遭到網絡上不良思想、不正確的價值觀、負能量的影響。
在網絡這個大環境中包含著很多的信息,但這些信息良莠不齊,有科學健康的、也有負面消極的,中學生思想尚未成熟,但是他們對世界充滿著很強的好奇心,在良莠不齊的信息面前,他們控制力不強,很容易受到這些不良信息的影響,使思想迷失、沉迷于網絡游戲。因此,在網絡環境下提高中學生德育的實效,教師必須從加強學生管理入手,凈化中學生的網絡環境。首先,社會上各個相關的部門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將一些失范行為明令禁止,反對黑網吧的建立,凈化中學生的網絡環境;其次,學校密切聯系家庭,實現家校有效的協作,對學生的個人電腦和手機進行有效的管理,在電腦和手機上安裝一些安全保護軟件,能過濾不良信息對于學生的侵害,讓學生規范上網、安全上網;最后,以班級為單位加強對學生網絡行為的管理,學校加強對班級的指導,在學校網站上可以建立一些管理系統,讓學生能通過網上進行舉報,這些舉報是匿名的,學校和班級再對瀏覽不良網頁的同學進行有效的指導。
網絡的迅速發展改善了人們的溝通方式和交流方式,中學生與網絡的聯系更加緊密。因此,在網絡環境下,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教師要發揮網絡環境的隱匿性、互動性的優勢,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德育環境,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中逐步成長。首先,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德育網站,在這網站中有很多健康積極的教育信息,并且包含著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發展、重大科學突破、先進人物的事跡以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內容,讓這些充滿正能量的教育內容沖擊學生的心理,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分辨是非能力,還能增強他們身上的責任意識、人格意識、政治意識等,幫助學生理解自己身上的文化責任等。以這些豐富、積極的資源,讓學生的情操更加高尚,心靈得到洗禮。
在網絡環境下提高中學生德育實效,就應該立足于德育開展各式各樣的網絡教育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到這些有益多樣化的活動中,增強情感體驗、知識體驗、認知體驗,樹立正確的網絡態度,并能在這些活動中真正建立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系,學習更多積極的網絡知識,正確使用電腦。例如,以學校為單位開展各種計算機的競賽,如網頁制作競賽、動畫制作競賽、后期制作競賽,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更能看到網絡的積極價值。讓學生從個人的觀念出發,自覺抵觸網絡上的不良信息,發揮網絡的良好功效。
在網絡環境下,提升初中德育實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長久的過程。教師應該借助這一網絡環境拓展初中德育工作的平臺和途徑,更要幫助學生在德育工作中抵御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立足于學生的發展,真正讓學生學會利用網絡,發揮網絡的優勢,教師在網絡環境下深入提升德育工作,發揮網絡環境的德育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