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潔
唐同學是上學期轉入我班的,各門學科基礎都非常差,字“畫”得尤其糟糕。第一次批改英語作文后,我在他的作文本里夾了一張小紙條,抄了一則笑話給他:“小明:‘媽媽,我們班的老師沒有我的水平高。’媽媽:‘怎么可能呢?’小明:‘因為老師寫的字我能認得,可我寫的字老師卻不認識。’”字條結尾我添了一句:“聰明可愛的你一定明白老師的意思,相信下次的作業本上不會再出現這個笑話!”作業本發下去的時候我暗中觀察著他,當他打開作業本看過小紙條后,不好意思地笑了,小心地抬起頭來望我,我微笑著點了點頭,給了他一個溫柔的回應,從他堅定的眼神里我讀到了令我振奮的希望。果然,打那以后,他的字越寫越端正,越寫越漂亮,而我當然也毫不吝惜對他的獎賞,一朵又一朵的小紅花“開”在了他的作業本上。一次小測試,作文題目是“一件令我……的事”,他把這件事寫進了作文,其中這樣一段話令我特別感動:“因為我的字太差,遭到許多老師的批評,可我的陳老師卻送給了我一個笑話。我明白陳老師的意思,我下決心一定要把字寫好,這樣,我才能對得起陳老師對我的關愛!”
作為一名教師,對于學生身上的缺點,我們不能總是批評,不能總利用自己的權威強制要求學生如何如何。學生如果經常接收到否定、批評的信息,那他們不僅僅會感到挫折、沮喪,還可能會激起強烈的自我防衛心理,拒人于千里之外,嚴重的甚至還可能會自暴自棄,真的放縱自己滑向那個消極的、危險的深淵。相反,一句貼心的話語、一個期待的眼神、一朵鼓勵的小紅花,就能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潛能,從而端正學習態度,主動學習,在欣賞中收獲成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培養學生的個性才能,幫助學生從無數生活道路中選擇一條最能發揮創造性的道路是班主任的職責。我經常設計策劃一些有針對性的、充滿正能量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如班級里有繪畫才華的學生,我讓他們負責班級的板報出刊;有演講能力的學生,我讓他們報名參加學校演講社團。我還經常在班級組織“寫字比賽”“演講比賽”“美文朗讀比賽”“英語作文比賽”“講故事比賽”“繪畫比賽”等,從多角度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展示他們的才華。我鼓勵學生參加各項興趣小組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學生的個性和愛好,并通過“欣賞”,助力其形成特長,從而培養他們的個性才能。
班主任還要幫助引導學生把他們的興趣同奮斗目標結合起來,使興趣在成長中發揮動力作用。我班的王同學曾一度對學習文化知識不感興趣,終日沉迷于《飛碟探索》這一類書刊。我發現這一情況后并沒有急于批評他,而是在他的聯系冊上寫上這樣一段話:“神奇的宇宙和UFO 之謎正在強烈地吸引著你,但你知道嗎?解開它們的秘密需要科學文化知識,努力學習吧!未來的科學家。”他看到這段話明白了老師的意圖,開始認真學習了,成績提高很快,并在市級科技比賽中獲獎。
正向、積極的班級文化特別有益于學生的成長。我引導全體班級成員參與班徽、班訓的設計,參與班規制定等。如開學初,我組織學生結合班級目標以及自身目標,每人寫出一兩句言簡意賅的班訓;之后,經過全體學生的精心選擇,確定了“和風細雨展淑女氣質,謙恭禮讓顯紳士風度”的班訓。為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我還組織引導學生在教室懸掛名人名言,激勵學生不斷地拼搏進取;懸掛中國地圖,讓學生感知祖國的幅員遼闊,增強他們的愛國熱情;展示學生的英語作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設計主題墻報和黑板報,展示學生才華……
人人參與、彼此欣賞的文化氛圍逐漸形成,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了,師生、生生關系和諧了,學生的自主意識、紀律認識、自律能力、責任感和集體意識提升了,他們自覺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為班級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班主任,我們只有做到眼中有學生、心中有學生,才能用自己的慧眼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只有在了解學生、欣賞學生的基礎上,才能給學生施展自己個性才能的機會和培養自身興趣的平臺,讓他們在“欣賞”中建立自信,在“欣賞”中享受成功,不斷走向美好,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