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娟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因而青少年是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的一個階段。初三可以說是“拔節孕穗期”的關鍵時刻,學生在這個節點之后,人生的發展道路各不相同。學生在初三學段表現出的認知、態度和行為的差異直接影響個體的發展狀況。對學生的引導和栽培,我們往往重知識傳授輕生涯規劃指導,重心理疏導輕理想信念教育。學生的成長是各種能力共同發展的結果,只注重某一方面是難以獲得理想結果的。我所任教的班級學生進入初三年級后,有些學生自我認知不到位,定的目標過高,導致總是體驗失敗的情緒;有些學生基礎弱,隨著課程的增多,感覺力不從心,覺得夢想遙不可及,灰心喪氣;有些學生被動學習,沒有明確目標,三心二意。基于以上問題,我設計了此節主題班會課,旨在凝聚學生精氣神,幫助學生在初三學段確立合適的學習目標,實現自信發展。
認知目標:認識夢想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情感目標:樹立自信意識,激發堅定追求美好夢想、永不放棄的信念。
行為目標:客觀分析自身情況,制訂恰當的階段性學習計劃和人生發展規劃。
學生準備:查找有關“夢”字的解釋,收集關于“夢”字的成語;準備好活動所需的海報紙、記號筆、卡紙等。
教師準備:進行問卷調查,對班級學生進行歸類(基礎薄弱,覺得夢想遙不可及的為一類;只談夢想,不付諸行動的為一類;夢想目標太高,過于緊張的為一類);制作PPT。
1.教師出示一個字謎,學生說出和“夢”相關的字:林下看夕陽。
2.學生小組分別寫出與“夢”字有關的成語,張貼到黑板上,寫出詞語多的小組獲勝。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猜字謎、成語競賽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教師:你們所列出的有關“夢”的成語都是什么意思呢?請小組成員先朗讀成語,然后自由闡述該成語中關于“夢”字的不同理解。
2.學生活動:分析“夢”的消極意義和積極意義。
3.教師:為何由“夢”字組成的不同成語,其意義會有不同?
4.學生活動:列舉關于“夢”字的正能量的表達。
【設計意圖】此環節旨在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自己對成語中關于“夢”字的理解,引出當代關于“夢”的積極意義的新名詞,從而對夢想有新的認識。然后,通過對“夢”字的不同解讀,引導學生意識到只有把夢想作為人生的奮斗目標,才能形成積極的價值觀。
1.學生朗讀關于夢想的名言警句,然后討論交流這些名言警句所蘊含的含義。
2.學生觀看馬云在聯合國的演講視頻——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3.學生交流觀后感。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名言警句和當代名人的勵志故事,引導學生深刻領悟夢想在人生道路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懷揣夢想,做一個有夢想的人。
1.學生自由述說近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探討解決困惑之法。
2.學生思考交流:夢想是否遙不可及?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夢想?又如何實現夢想?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引導學生敞開心扉,互相傾訴,尋找解決困惑之法,在積極思考、彼此交流中確立自己的夢想。
1.探討:夢想的實現需要哪些力量支撐?
預設答案:實現夢想可以通過制訂計劃、付諸行動、自我反思、自我糾正、毅力、體力、溝通、合作等實現。
2.學生將自己的夢想寫在準備好的卡片上,然后將夢想卡片懸掛在黑板的心愿樹上。
3.學生制訂階段性學習計劃,確立未來職業目標。
4.教師小結:馬云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我要說:“夢想一定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奔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了夢想,就一定要付諸實踐,為之奮斗,為之拼搏。我堅信,在座的各位一定會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你們的青春之夢,讓飛翔的夢在六月張開翅膀,讓雄心壯志在六月發出光芒!同學們,讓我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旨在令人振奮的氛圍下,讓學生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夢想,用夢想照亮初三沖刺的道路,從而獲得前行的動力。
后期我們將開展各類主題實踐活動,帶領學生進行職業體驗。例如:想從事教師職業的學生,可和教師交換角色,體驗一日“教師”;職業理想為導游的學生,則可在研學旅行活動中擔任導游。
【設計意圖】通過職業體驗,讓學生真實感知自己的職業理想是否適合自己,并適時作出調整,從而確定合適的人生目標并為之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