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樂
學生在校園發生意外傷害,班主任應該首先明確事故的責任主體,然后迅速、果斷地進行處理。
對于沒有明確責任主體的意外傷害事故,班主任應第一時間采取緊急措施,保護好學生,保護好現場。同時,按學生傷害程度立即進行現場緊急處置,視情況撥打120 急救電話或送醫院救治,及時通知受傷害學生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并上報學校。如家長無法第一時間到學校,需要班主任及時送醫院的,最好能請學校領導陪同就診;緊急情況而家長又未到場的情況下,第一筆治療費用由學校財務室經費借支或現場教師墊支,但須辦好相關手續,保留醫療單據;受傷學生送醫院后,如無特殊情況,必須等到家長到場并知道檢查結果后方能離開。班主任回到學校后24 小時內,應立即把學生意外事故經過及自己的處理措施如實記錄,并請目擊學生簽名后交至校長室備案。此外,在學生治療期間,班主任要提醒受傷學生家長,治療費用和住院費用可通過學校聯系保險公司進行理賠,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對于有明確責任主體的意外傷害事故,班主任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救治第一”原則。第一時間將受傷學生送往衛生室或醫院救治,事后再明確主體責任。二是依法調解原則。尊重事實,做到合法、合理、合情,協商處理學生的意外傷害賠付等事宜。三是藝術性原則。在協商處理的過程中,應該藝術性地與家長溝通,既想清楚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又考慮到對方的需求。四是一次性解決原則。學生傷害事故的善后處理要就事論事,不解決與本事故無關的事,做到一事一清。五是教育性原則。班主任應該高度重視學生的教育安撫,造成嚴重傷害的,應該對雙方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