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妍萍
“那這樣,我明天再把小明家長找來,我覺得你們還是有必要當面談談的。”掛斷小李爸爸的電話,我長長地嘆了口氣。自從學生小李因為同學小明意外摔傷后,我幾乎每天都要與兩位家長溝通協調。現在因為高額治療費用的承擔問題,雙方家長各執己見,互不相讓。
時間回到那天,午餐結束后,學生們開始自由活動。不一會兒,班長氣喘吁吁地跑來報告:“老師,老師……”我立刻意識到出事了。當即扔下手上的紅筆,跟著班長跑去出事地點。
撥開一群圍觀的學生,我看到小李被樓層護導老師扶坐著,護導老師用手托著小李的頭,小聲地安撫著;而小李一直抱著左手臂,表情痛苦地放聲大哭。小李哭得撕心裂肺,我一下子也變得焦躁起來,看樣子,十有八九是傷到骨頭了。我和樓層護導老師合力將小李抬了起來,準備先帶他去學校醫務室。一抬眼,就看到“肇事者”小明站在一邊,低著頭默不出聲。我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對他說道:“跟我來。”
到了醫務室,校醫檢查了小李的傷處,發現他的左手臂有明顯的腫脹,輕輕一碰就疼得受不了。校醫估計是骨折了,建議趕緊送醫院。我連忙打車送小李去醫院,并及時聯系了小李和小明的父母。回校后,我找學生了解情況,從學生們七嘴八舌的敘述中,大概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小明和小李一開始在走廊上玩,看見護導老師后,兩個人又跑去廁所嬉鬧。小明為了捉弄小李,接了一捧自來水灑在廁所門口。小李只顧著追趕小明,沒注意腳下的水,因為腳底打滑,一下子重重摔倒了。很明顯,兩人不知分寸的玩鬧造成了這次意外傷害。后來我調看樓層監控記錄,監控視頻也證實了這一點。
醫院診斷小李為左手臂粉碎性骨折,需要做手術。小李本身參保了“學平險”,醫藥費可以進行相應的報銷。但在選擇手臂植入的鋼板時,小李家長堅持使用進口鋼板。為了治療,小李家前前后后花費了好幾萬元醫藥費。在治療期間,我幾乎每天一個電話,詢問小李的治療和恢復情況。小李手術后,我約小明家長一起前往醫院看望,并讓雙方就這次事故進行協商。
第一次協商,雙方家長不歡而散。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我認為小李和小明兩個人平時的感情還是很好的,他們這次只是單純的玩鬧,雖然造成了傷害,但我還是希望雙方家長可以好好溝通,不要傷害了兩個孩子的感情。但雙方家長一見面,還沒有說幾句,就陷入了僵局。小李媽媽可能因為心疼孩子遭了這么大的罪,所以對小明的父母帶著明顯的敵對情緒,話語間出現了一些人身攻擊的言語。小明的父母雖然比較愧疚,可是聽到小李媽媽一味地貶低自己孩子,也非常不能接受。他們表示,雖然小明做錯了事,但小明絕不是小李母親口中的壞小孩。
經過我的一再勸說,雙方總算又一次坐到了一起。小李家長提出:小明屬于傷害同學的一方,小明的家長應該全權負責,不光要正式道歉,還要全額賠償醫藥費,如果小李手臂恢復不好,還要承擔后續的責任。小明家長對這個要求很不認可,認為小李家長要求醫藥費全額承擔是“獅子大開口”,骨折手術本來就花不了這么多錢,但小李家堅持使用進口鋼板,導致醫藥費猛漲。同時,小明家長提出,學校沒能盡到看護學生的責任,學校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學生和家長。雙方家長態度都十分強硬。
我將此次雙方商談的過程和存在的矛盾向學校做了說明,學校建議我還是要積極促成雙方調解,讓家長看到學校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誠意。此后,我多次與兩個學生的家長交流,但在醫藥費由誰承擔的問題上雙方仍存在很大的分歧。小李家長干脆向法院提起訴訟,將小明父母和學校告上法庭,希望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后來,經法院調解,三方各退讓一步,達成了協議,除保險可報銷的費用外,多余的醫藥費小李家承擔一半,另一半由小明家和學校一起分擔。
雙方家長的糾紛暫時告一段落。小明經歷過這次事件后,整個人沉默了不少,平時也不太與同學交流,課間也基本上都是待在教室里。為了不讓小明有太大的心理壓力,我時不時找他交流,耐心地疏導他。
這件事之后,我意識到,班主任一定要時時刻刻緊繃安全教育的弦,保護好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能平安成長。
“同學們,今天給大家看一個視頻,你們看看這個小朋友的行為危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