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嵐
(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河南 鄭州450000)
高職院校舞蹈教學的開展,不僅要注重舞蹈基礎理論知識、專業表演技巧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實踐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及舞蹈基礎理論、專業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況,選取合適的舞蹈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對不同學習主體展開差異化教育,培養學生舞蹈學習的自主參與意識、學習興趣、表演實踐能力,加強學生舞蹈演練的教學指導,實現舞蹈教學中學生的知識內化、學習效率提高。
自主學習、接受學習為兩個關聯性較為緊密的概念,傳統專業課程教學以“接受學習”為主,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整個教學流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凸顯,主動性難以發揮。自主學習不是與接受學習互相對立的概念,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對“自主學習”做出如下規定:“轉變課程教學中過于強調接受性學習,對知識死記硬背的現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培養學生課內外知識學習的信息搜集、分析和處理能力,以及自主學習過程中的交流合作能力?!弊灾鲗W習課程教學模式,只是不再強調通過機械重復、死記硬背等方式,向學生傳達某一專業的知識內容,更注重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師生互動交流,保證對多種知識的理解性掌握和問題解決。
高職學生有著獨立自我的思想認知、心理認知與學習認知,能夠對外界學習信息刺激作出迅速的回應、思考。從學習主體自我建構的角度看,自主學習主要有自立性、自為性、自律性等特征。其一,自立性是指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學習天賦、獨立能力,可以通過對外部學習內容的篩選、選擇,獲取需要的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自立性是學習主體對自身潛能、能力的充分挖掘,是自主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其二,自為性包括學生的自我選擇、自我探索、自我創造等,是自主學習中最重要的實現流程,學生通常會選擇有用、合理、重要的信息,展開專業課程內容的自主探究、知識分析與問題解決,或者提出更有建設性、創新性的學習方案,這一過程往往由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驅動。其三,自律性指的是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自我約束性、規范性、自覺性,通過持之以恒的積極主動學習,實現某一既定的專業課程學習目標。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高等院校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自主學習理論被廣泛應用于專業課程教學之中,對原有“灌輸講授式”課堂教學理念做出改革創新。將自主學習理論引入舞蹈教學中,會加快舞蹈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的創新,完善學生的學習過程監控機制和學習效果評估機制。
在自主學習理論指導下,高職舞蹈課程首先會以學生為中心,針對不同學生的舞蹈理論基礎、實踐學習狀況,以及身體軟開度、速度、力量、敏捷程度、平衡協調性等,制定差異化、層次化的舞蹈課堂教學目標。其次創設滿足學習需求的舞蹈教學情境,包括引入多種課外舞蹈知識、信息化教學手段,加快舞蹈課堂教學方法、實踐技巧創新,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由基礎舞蹈理論知識、提升性舞蹈內容,逐漸向具有一定難度的舞蹈表演實踐、舞蹈創編學習方向過渡。在整個自主學習的教學流程中,教師會以自主學習為主,注重學生舞蹈專業理論、實踐演練的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舞蹈學習的思維意識、身體能力,以及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與終身學習能力。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舞蹈教育整體以大班授課為主,教師教學重點為舞蹈教材理論知識、舞蹈實踐案例,雖然這一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舞蹈基礎,滿足多數學生舞蹈基本知識的學習需求,但忽視了不同學生在舞蹈專業知識、實踐學習中的差異性。這一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職舞蹈教學人員缺乏舞蹈專業理論、教學經驗,沒有經過專業的舞蹈教育培訓,對舞蹈教學不夠重視,舞蹈教學組織缺少情境導入、互動交流與舞蹈實踐等環節,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探究意識不強。
從舞蹈教學設施、教育資源的引進方面看,與舞蹈課程相配套的網絡設備不夠完善,學生只能在課堂中學習舞蹈理論、觀看舞蹈演示案例,缺乏舞蹈演練平臺、展示渠道,很少有機會參與到舞蹈表演活動、課外舞蹈項目實踐中。高職院校舞蹈課程的系統化程度不高,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單一陳舊,對學生舞蹈理論知識、舞蹈表演實踐內容的習得與提升產生負面影響,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專業舞蹈人才。
(1)舞蹈教學目標不明確。非舞蹈專業院系的舞蹈教學,沒有制定較為明確的教學目標。在高職舞蹈教學中,教師往往以舞蹈教材為指導,將舞蹈教材理論知識、實踐內容的傳達作為舞蹈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更強調自身對于舞蹈課程的主導作用,缺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意識。這一教學模式的實施,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求知探究熱情,使學生始終處于舞蹈知識的被動接受、重復記憶狀態。
(2)舞蹈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單一。雖然高職院校配備信息化多媒體教學系統,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PPT課件等設備向學生展示文字、圖像、視頻或音頻等動態內容,便于舞蹈理論知識、實踐內容的教學演示,但從現階段高職舞蹈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看,教師僅僅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教材知識、教學課件內容的展示,缺少課外舞蹈實踐演練、舞蹈表演項目的引入,局限于簡單知識點的重復記憶與講解,導致學生對舞蹈學習產生懈怠、抵觸情緒。
(3)舞蹈課程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脫節。高職舞蹈課程過于注重理論教學,忽視舞蹈實踐訓練、舞蹈創編與表演的教育,是影響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重要因素。針對當下高職應試教育的教學環境,多數教師、學生將精力放在專業理論課的教學(學習)上,將取得良好的考試成績作為目標,因此舞蹈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落后。由于高職學生入校時舞蹈基礎、身體素質狀況參差不齊,舞蹈教學的理論、實踐缺少銜接與融合,造成學生舞蹈知識學習出現認知盲區、疑難問題,不利于舞蹈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
在古典舞、現代舞等類別舞蹈教學中,教師應結合高職舞蹈教材大綱、學生學習狀況及興趣需求等,制定以學生為中心的層次化舞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認清自身的知識接受能力、學習優勢,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獲取與探究知識。如對于高職學生芭蕾舞教學,可以針對不同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設置舞蹈教學計劃、教學情境、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流程、教學評價等環節,先向學生講授芭蕾舞基礎身形的知識,由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芭蕾舞基礎理論與基本功相結合的訓練。再根據芭蕾舞課內教材、課外內容等教學資源,創設符合學生發展的舞蹈實踐情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提供舞蹈實踐演練、舞蹈創編學習活動的發展空間,深化學生對興趣愛好、學習優勢和劣勢的認知,提高高職舞蹈的教學(學習)質量。
高職舞蹈教學要順應互聯網時代要求,利用多媒體軟件、PPT課件等信息技術,以及慕課(MOOC)、微課、翻轉課堂等在線教學模式,加快原有舞蹈課堂“灌輸講授”教學方案的改革創新,教育學生自主學習舞蹈,教師只起教學輔助和指導作用。首先依托多種網絡信息教育平臺,引入課外豐富的舞蹈課程教學資源,圍繞每單元/每章節重點、難點知識,開展舞蹈課堂教學情境、教學內容的規劃設置。其次通過PPT課件等網絡設備向學生展示文字、圖像、視頻或音頻等舞蹈教育內容,提高學生舞蹈理論知識、表演技巧學習的自主性。教師要時常與學生互動交流,將口傳身授與網絡在線教學有效結合,逐步加大學生舞蹈形體、技術動作的訓練力度,解答其在舞蹈學習中面臨的疑惑、困難,示范舞蹈動作、指導舞蹈步伐,增強學生舞蹈自主學習、創新能力。
相比舞蹈基礎理論、學生身體素質的教育而言,教師通常會忽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舞蹈創編能力的考核評價,這是舞蹈課程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職舞蹈教學中,除了對學生進行身體軟開度、速度、力量、敏捷程度、平衡協調性等訓練外,更要充分調動自主學習積極性,加強不同舞蹈動作、舞蹈表演技巧、舞蹈創編的專業指導教學,使舞蹈過程中學生的身體形態、表演技能技巧,在空間感覺、動態韻律方面,能夠達到一定程度的協調。在舞蹈教學考核評價方面,要設置多樣化、多比例的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將舞蹈課堂表現、理論考試成績、表演考試成績,分別設定為30%、40%、40%的比例,注重對學生課堂出勤、自主學習能力、小組討論、課堂任務完成情況等的綜合評價,保證舞蹈課程教學評價結果客觀真實,反映出學生舞蹈作品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與訓練的效果。
自主學習作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可以被應用到高職院校的舞蹈教育教學中,有效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舞蹈思維能力的大幅度提高。高職教師可以在原有“講授式”理論教育的基礎上,采用慕課(MOOC)、微課、翻轉課堂等在線教學模式,創設符合學生發展的多樣化舞蹈教學情境,開展舞蹈動作、表演形態的教育培養,加強師生、生生交互協作,為學生提供適度的學習指導、問題交流,給予學生舞蹈自學空間、創造創新渠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舞蹈學習探究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和創編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