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第二幼兒園 茍雙彥
區域游戲,是學前教育的一部分,對幼兒智力開發與思維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如何發揮區域游戲的作用,實現學生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問題。游戲材料的投放,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豐富游戲教學形式,有利于幼兒成長。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積極的相互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游戲材料在教學中的作用。根據相關調查發現,在幼兒園投放游戲材料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第一,激發學生的動手熱情。在區域游戲中投放大量的游戲材料,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戲探究中。在學生探究過程中,動手能力與熱情得到提升,同時可以從中學習一些知識,一舉兩得;第二,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幼兒園區域游戲中,投入游戲材料,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認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好的品質。半成品材料、廢舊材料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提升學生對生活材料的認識。教師可以根據區域游戲的要求與內容,選擇有意義的材料作為學生的游戲內容,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基礎。學前教育中,要發揮游戲材料投放的積極作用,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使學生在實踐中的操作能力、創新意識得到提升,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一是個性化游戲材料。區域游戲有非常多的類型,如生活區、益智區、科學區、數學區、美工區、語言區等,教師應根據游戲內容投入不同類型的游戲材料,實現個性化游戲材料的應用,為學生更好地進行游戲活動提供保障。日常教學中,要對游戲內容、學生的個性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以此保證游戲材料的應用效果。在生活區域中,教師可以放置一些學生經常接觸的工具,如迷你水杯、牙刷等等,利用生活的游戲材料,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使學生養成喝水、刷牙的良好習慣。個性化游戲材料的應用,能夠優化區域游戲效果,提升學生對學習生活的認知。
二是探索性游戲材料。探索性區域游戲材料的應用,滿足了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環境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巨大,探索性的區域游戲,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探索需求,同時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有利于學前教育的改革發展。在學前教育中,教師可以在益智區為學生投放一些積木、拼音卡片、九連環、七巧板等等,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不一樣的內容。探索性游戲材料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創造意識與合作意識的培養,對學生知識的應用意識提升起到促進作用。學前教育中,要重視探索性游戲材料的開發,將此靈活應用在區域游戲中,以此保證游戲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質量。
三是層次性游戲材料。層次性游戲材料在區域游戲中的應用,可以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促進幼兒園學生的整體發展。愛玩、聽故事、觀察、想象、自控能力差等,是幼兒園學生的特點,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優勢。在學前教育中,要加強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分析,了解每個階段學生的成長需求,并針對學生的需求,投放適合的游戲材料。通過層次性游戲材料的投入,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使學生在游戲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例如,小班學生進行科學區域游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找朋友的活動,將廢棄的塑料瓶作為材料投入區域游戲中,為了提升游戲效果,將對應的瓶蓋與瓶身涂上相同的顏色,然后將瓶蓋與瓶身打亂,引導學生進行歸類,將相同顏色的瓶蓋與瓶身放到一起。在此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知識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提供保障。
四是生活化游戲材料。幼兒園區域游戲中,若想提升游戲教學質量,應注意生活化游戲材料的應用,利用此優化區域游戲材料種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生活化游戲材料的應用,可以增加學生對生活的認知,能夠培養學生的工具意識。無論是哪種區域游戲,都可以投放生活化的材料,輔助教師進行游戲教學,實現游戲教學的目的。如,在美工游戲區域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熟悉的樹葉、鮮花、小草等作為素材融入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觀察到的內容進行繪畫,展示自身的創造力與繪畫能力。學生的個性不同,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不同,當學生繪畫結束后,可以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生活化素材的應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研究能力。
總而言之,在幼兒區域游戲教學中,要重視游戲材料對游戲活動開展的影響,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性格特點,優化游戲材料的投放,保證材料投放的安全性與層次性,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通過正確游戲材料的投放方式,激發學生參與游戲的熱情,提高學前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