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兵(儀征技師學院)
為了培養出更多能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職業學校在辦學中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形成辦學特色,在課程改革和教學方法上不斷創新,選用適用的教材。
校企合作現已成為許多職業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專業發展的一種手段,在課程開發過程中,將企業生產和教學相結合。在這過程中,教材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它相當于課程標準細化后的體現,直接落實了課程改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因此教材開發是關鍵,要能開發出適合本校學生使用的教材。結合我院與中德諾浩(北京)教育投資公司以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為合作平臺,校企雙方將共同參與專業建設、課程開發等開發工作。本文將以該專業的《注塑模具設計》這門核心課程開發過程中教材開發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該類課程的現有部分教材現狀及問題,結合學生特點,提出了以項目為引領的任務驅動型校企合作教材開發的基本思路,并完成教材框架設計及內容編寫,供模具專業的教學改革、課程教材開發作參考。
《注塑模具設計》是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核心主要課程之一,其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塑料成型工藝與注塑模具設計等相關知識和設計能力。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具有一般復雜程度的塑料工藝編制與注塑模具設計的基本能力,掌握注塑模具設計的流程、規范、方法和技巧等。該課程通常是理實相結合,教學重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零件的三維造型設計;二是塑料及其成型基礎知識;三是利用軟件完成注塑模具設計的操作。因而教師要圍繞這三個方面組織教學工作。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版的注塑模具設計類教材有很多版本,但體現創新性和實用性的不多。現在很多學校使用的這類教材的內容通常包含了:塑料及其成型基礎知識,注塑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理論等內容。但在整個教材編寫中偏向理論化,對材料的物理性能,模具各部分設計的原則,設計計算的細節等內容介紹較多。在教材中的不同章節之間,理實分開,往往其內容以非生產類項目來介紹,章節沒有太多的關聯,各章節間的內容相互獨立,與生產實踐環節分開,未能有效結合現實生產實例進行介紹,造成學生對整個課程學完后印象不深刻,不能很好掌握模具設計這門技術。目前,注塑模具設計這類教材的實用意義普遍不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目標定位不實際。通常將教材目標定位的比較高端,如定位成通過學習該門課程能勝任模具設計,制造,裝配,調試與維修等相關工作。這些崗位工作專業性強,相關性強,顯然學習這一門課程是不能達到如些強悍的能力的。將目標定位于“培養學生具備利用三維設計軟件設計常見典型產品的成型模具的能力,并具備初步的產品結構工藝和成型工藝的分析能力”則更合適。
(2)內容介紹不實用。教材章節的內容一般相對陳舊老套的表述性內容,實用性不夠,不能體現當前的新技術,新工藝,采用學科體系中濃厚的理論學科色彩的方式編排。教材內容偏向理論化,對術語定義、工藝知識、參數數據、模具各部分設計的原則等理論內容介紹較多;內容廣而枯燥,體現創新性和實用性的不多,對學生沒有吸引力,也不利于教師教學。
(3)效果預期不理想。在教材專業理論知識介紹為主,各章節之間沒有連貫的主線,未能有效結合現實生產實例進行介紹。即使是軟件設計操作部分的內容強調較多的是軟件的基本功能使用方法,雖然也單獨介紹分型面的相關創建方法,以及分模技巧等,培養了學生的軟件操作能力,但沒有將設計軟件作為設計工具有效地與具體產品的模具設計流程進行銜接。造成學生對整個課程學完后印象不深刻,真的遇到具體的產品時,無從下手,往往不能自主完成一副簡單塑料件的模具的設計任務。

圖1 教材任務示意圖

圖2 任務框架結構示意圖
要培養學生成為合格的模具設計人員,不僅需要有寬泛的理論知識,還要有扎實的實戰操作經驗。為此,我們通過校企雙方合作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合理規劃設計,將課程體系由學科式課程體系向任務導向的課程體系轉變,建立模具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實現這種改變,還需要開發出實用的專業課程教材與之配套。
教材的開發以來自企業一線的汽車內飾塑料件為項目載體,以注塑模具設計流程為工作任務引導串聯課程內容,應突破現有模具課程之間的學科界限,內容上以相關理論專業知識和用UG 軟件進行設計操作過程相結合,以項目為導向的一體化教材,使教學過程盡量貼近生產過程。
教材的開發以工作任務為主線,但并不是忽視專業知識。在任務進行的不同環節上,將相關專業理論知識點進行適當介紹,遵循夠用為度,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原則,但要突出實踐操作能力,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相互印證。在理論知識部分,可以將學習內容以選擇、連線、填空等多種形式呈現,強化學習的效果。
學習形式上以學生通過自己學習理論知識,教師示范操作設計過程,學生再做練習的形式,使學生能很好掌握模具設計這門技術,學習演練過程即為企業接單加工過程,真正能實現“教、學、做”一體化,以提高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和學生學習的興趣。將理論基礎與實踐應用完美結合,以富有邏輯性的統籌引領學生學習模具成型專業知識并掌握實際操作技能。
本文將校企合作開發的《注塑模具設計》教材開發過程為研究對象,內容重點主要有三方面:零件的三維造型設計;二是工藝理論知識;利用軟件完成注塑模具設計的操作。因而教師要圍繞這三個方面組織教學工作。
教材選取線卡,內飾把手安裝座,座椅把手,方形端蓋四個汽車內飾件為項目載體,進行模具計。按照零件三維建模,注塑模模仁的創建,模具型腔布局和分型創建,模架及標準件的添加,模具抽型的創建,澆注系統的設計,冷卻系統的設計,排氣系統及內模鑲件的設計,頂出機構的設計,工程出圖等任務環節進行編排章節,其框架結構如圖1 所示。每個任務按照學習目標,任務訂單,相關知識,任務實施,檢查評價,任務總結為任務環節進行設計,其中任務實施環節又按項目來實施,其框架結構如圖2 所示。
隨著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推進和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開發出適合學生使用的任務驅動的項目化教材,有利于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為高技能人才培養服務。如何不斷開發適合現代職業教學理念的特色教材,還需要廣大職教人不斷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