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敘州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黃曉燕
提起“支架”,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如冠心病患者,通常會考慮在冠狀動脈嚴重狹窄的地方放支架。那您聽說過給氣管放支架嗎?近日,我院又一次應用該技術成功救治了一位氣管狹窄患者。
患者是一位年過80 的老人,患有食管癌、糖尿病等數年,近半年氣喘咳嗽增多,前幾天因呼吸困難來到我院。經支氣管鏡檢查發現老人氣管重度狹窄,直徑僅1厘米,隨時有發生窒息可能。在與老人及其家屬溝通后,我們為老人施行了支架置入術——在纖維支氣管鏡或硬質氣管鏡等器械的操作下及X線監視下,將氣管內支撐物送入病變段(狹窄處),支架自展擴張,以維持呼吸道通暢,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的癥狀。現在老人恢復良好,已經出院回家調養。
氣道狹窄嚴格說應稱為氣管支氣管狹窄,人體正常的氣道直徑僅僅只有1~2cm,良性或惡性腫瘤、結核、外傷及瘢痕狹窄等均可使氣道狹窄。氣道狹窄是長期困擾呼吸內科、胸外科及腫瘤科醫生的一大臨床難題,常見病因有腫瘤、結核、外傷及瘢痕狹窄等。晚期腫瘤常常會侵犯氣管、支氣管,使氣道狹窄導致呼吸困難,如不及時治療患者可在數天內死亡。過去,為了不讓患者窒息而死,大多數的治療方案是手術切除。但呼吸道的開放式手術,對患者的生存質量是摧毀性的。支架置入技術開展之后,立即解決了這個難題。支氣管鏡下氣道支架置入技術是一種治療氣道狹窄安全、有效、簡便的新技術。通過氣道支架置入術,機械支撐開狹窄的氣道,能迅速解除患者呼吸窘迫的癥狀,從而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明顯改善其生活質量,并為后續治療贏得了時間。在對抗新冠病毒的過程中,多地醫院就采用過該技術,成功救治了多位新冠肺炎合并氣管重度狹窄的患者。
氣道內支架置入的適應證包括:1.中央氣道(包括氣管和段以上的支氣管)器質性狹窄的管腔重建,如惡性腫瘤和良性狹窄性病變;2.氣管、支氣管軟化癥軟骨薄弱處的支撐;3.氣管、支氣管瘺口或裂口的封堵。
目前,我國臨床應用較多的是鎳鈦記憶合金支架和硅酮支架。鎳鈦記憶合金支架具有強度高、耐腐蝕、組織相容性好及無毒性等優點,有形狀記憶效應,在0~10℃時變軟,可被任意塑型,在30~35℃時復形。但置入金屬支架,會帶來肉芽組織增生、氣道再狹窄等一系列的并發癥,可能讓患者終生與醫院“打交道”,支架的取出也非常困難。硅酮支架較金屬支架具有安全性好、并發癥少、易取出、可長期置入,且不易引起肉芽組織增生等優點,缺點就是需要依賴硬質氣管鏡,對醫生的技術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硅酮支架最大的特點是難放易取,所以對于良性疾病導致的氣道狹窄,需要取出支架,硅酮支架就更加適合;金屬支架則是易放難取,所以對于惡性疾病導致的氣道狹窄,不需要取出支架的話,用金屬支架比較適宜。相信隨著材料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將會設計出更多適合于不同用途的新型支架,從而使氣道支架置入治療的遠期療效更好,且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
成功完成支氣管支架置入術,不僅需要操作者技術熟練,具備置入支架的能力,還需要術前制定精密的方案,以及團隊間的默契配合。術前支架口徑和長度的制定需要精確的測量和計算,支架口徑小了會移位,大了會壓迫正常的氣道組織,引起壞死。制定合適的氣管支架口徑和長度是這項技術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患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的呼吸科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