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 肖 華
“暈死了,像喝多了酒一樣難受!”汪女士來到我的門診說,近來她稍微動一下就暈,嚴重時還惡心嘔吐,因此不敢走路、不敢起床吃飯,甚至不敢起床上廁所,晚上也不敢開燈,周圍聲音稍大一些暈得更厲害。經過詢問我得知,汪女士有比較嚴重的偏頭痛史,特別是一到經期就頭痛,吃止痛藥可緩解。但這次,頭痛變成了眩暈,所以我考慮是前庭性偏頭痛。
前庭性偏頭痛是偏頭痛的一種變異類型,不過它不表現為頭痛,而表現為眩暈。前庭性偏頭痛可以出現在不同年齡的人中,臨床發現的病例分布有7歲的,也有74歲以上的,患者以女性為多。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患者在有5年以上的偏頭痛病史后,會出現前庭性偏頭痛。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推測:皮質擴布抑制、神經遞質異常、血管功能異常、離子通道缺陷、中樞信號整合異常及遺傳基因異常等。
前庭性偏頭痛患者可出現自發性或位置性眩暈,會有頭暈、眼花、有浮沉感、頭部游泳樣或搖擺樣感覺。同一患者每次發作的時間也不相同,一般發作的時長為5分鐘至72小時,頻繁發作。同時,患者伴有眩暈、耳鳴、耳悶、聽力下降等癥狀,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建議患者在眩暈發作時,馬上停下正在做的事情,就地躺下,把上身墊高斜靠,以緩解癥狀,保證安全。
因為病機不明,所以前庭性偏頭痛的治療也比較棘手,多參考偏頭痛的治療方法進行對癥治療和預防性治療。對癥治療主要選用曲坦類藥物(舒馬曲普坦、佐米曲普坦、利扎曲坦、那拉普曲坦、阿莫曲坦、依來曲坦、夫羅曲普坦)和前庭抑制劑(異丙嗪、茶苯海明等),并可酌情服用鎮靜劑,可改善急性期的眩暈、嘔吐等不適癥狀。預防性藥物治療可選擇鈣離子拮抗劑(氟桂利嗪)、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美托洛爾)、抗癲癇藥物(丙戊酸、托吡酯)、抗抑郁藥物(阿米替林、文拉法辛)等。預防性藥物開始應從小劑量起服,逐漸緩慢加量,每隔3個月評估治療效果,預防性治療理想目標是使發作頻率降低50%以上。預防性治療的指征是發作持續時間長,患者的生活質量、工作和學業嚴重受損,每月發作頻率在3次以上,或對急性期治療反應差及患者要求治療。
前庭性偏頭痛從癥狀學角度屬中醫“風眩”“眩暈”“頭風”“偏頭痛”范疇,可使用天舒膠囊/片、頭痛寧等中成藥來治療,有祛風、熄風、化痰、活血、補虛等止痛定眩作用,與西藥合用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除了藥物治療,保持好的睡眠,減輕壓力,減少焦慮,從飲食上進行控制,不要攝入酒精、咖啡,遠離酪胺酸類及亞硝酸鹽食物(奶酪、巧克力、腌漬沙丁魚、雞肝、西紅柿、牛奶、臘肉、香腸、火腿等),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頭暈眩暈的發作。前庭性偏頭痛目前沒有可靠的治愈方法,預防發作,主要是找到誘發因素,在生活中規避這類行為,比如避免重體力活動,避免強光及強聲,避免嘈雜環境;另外就是盡量讓生活進入慢節奏,不要讓大腦經常處在高度興奮狀態。
感覺良好的時候,患者可加強前庭康復訓練。該方法是由專業技術人員根據患者的疾病特點制定的一系列反復進行的頭、頸、軀干的運動訓練模式,通過該訓練加快前庭代償的產生,在緩解眩暈癥狀的同時幫助大腦重建良好的平衡狀態。該方法被證明是前庭性偏頭痛的有效輔助治療手段,甚至是可以作為獨立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