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 王顯敏
有些新生兒家長很困惑:同樣是黃疸,為什么醫生對有些家長說,寶寶的膽紅素水平明顯升高,最好住院照藍光治療;對另一些家長說,不用太焦慮,黃疸數值在安全的生理范圍,早吸吮、勤哺乳,寶寶多吃多拉就好了,不需做特殊處理。
其實,對待新生兒黃疸,新手爸媽既無需過分擔憂,也不能掉以輕心。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做特殊處理;如果是病理性黃疸,需要積極尋找病因并治療,以將傷害降到最低。
新生兒黃疸也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我國多達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在出生3天左右會出現黃疸。
那黃疸是怎么發生的呢?黃疸其實是紅細胞衰老死亡后產生的代謝產物——膽紅素,其會在肝臟內的蛋白及酶的幫助下形成結合膽紅素;結合膽紅素最終會以糞膽原、尿膽原的形式排出體外。此外,膽紅素還有另外一條代謝途徑:從肝臟出來的結合膽紅素進入腸道,一部分排出體外,一部分被腸道的酶變成非結合膽紅素,經血液循環,進入肝臟,再次參與代謝。正常情況,被破壞的紅細胞跟排出的膽紅素處于動態平衡狀態,所以不會出現黃疸,一旦某一環節出錯,平衡被打破,就會出現黃疸。
新生兒在母體子宮內處于缺氧狀態,所以為滿足氧氣需求,攜氧的紅細胞就會增多。出生后,自主呼吸建立,就不需要那么多紅細胞了,紅細胞破壞多,膽紅素產生就增加。但新生兒剛脫離母體,腸道菌群尚未正常建立,糞便排出延遲,停留在腸道內的結合膽紅素參與腸肝循環增多,就會引起皮膚或其他器官黃染,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種生理現象,大多數可以自行消退,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現。部分血中膽紅素水平較高的寶寶,膽紅素還可沖破血腦屏障進入大腦,發生膽紅素腦病,引發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后遺癥,嚴重者還會威脅寶寶生命。
遇到寶寶黃疸時,家長可以先從以下三方面做一個初步的判斷——
1.黃疸出現及消退時間:通常足月寶寶的生理性黃疸是在出生后2~3天才出現,5~7天可慢慢消退,消退時間一般不超過2周,早產兒黃疸消退的時間可延長至3~4周。如果寶寶的黃疸在剛出生的24小時內就開始出現,或足月寶寶的黃疸超過2周仍未消退(早產寶寶的黃疸超過一個月仍未消退),又或者是原本已經消退的黃疸又“卷土重來”,很可能不是生理性黃疸。
2.黃疸的程度:從肉眼來看,若只是眼白和顏面微黃,身上不明顯,則為輕度黃疸;若黃染部位達軀干、胸腹部,則為中度黃染;若是寶寶的手心、腳心都發黃,黃疸的程度則比較嚴重。當然,光靠肉眼是很難準確判斷黃疸程度的,最好通過醫院的皮測膽紅素或血清膽紅素值來判斷。若在出生4~5天,寶寶的黃疸值在200μmol/L以內,且其他情況良好,說明暫時還是在安全范圍內。
3.精神狀態:如果寶寶在黃疸期間精神狀態欠佳,吸吮力變差,或者是出現易激惹、難以安撫等煩躁狀態,家長需警惕病理性黃疸的可能。
對于生理性黃疸,通過適量多吃多喂促進寶寶腸道蠕動,減少腸肝循環,就可助力膽紅素排出體外。臨床上,醫生會根據膽紅素數值高低不同,采取相應的措施:
● 光照治療??梢源龠M血液中膽紅素的分解,變成容易排泄、無毒的物質排出體外。具有快速、有效、安全、經濟等優點,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首選方法。
● 換血療法。當膽紅素數值特別高時,可以使用換血療法迅速降低身體內的膽紅素水平。
● 可以給寶寶吃一些益生菌,來減少腸肝循環;也可以使用一些促進肝臟解毒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