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如
摘 要:高校圖書館不僅要收藏圖書,更要肩負起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的使命。在當今信息時代,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是大學生學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圖書館的正常運轉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因此,高校圖書館員的素質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大學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資料;管理人員
圖書資料管理是一項十分繁瑣的工作,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目前我國各級圖書館也開始運用計算機技術實現管理的信息化,使得圖書資料管理傳播途徑更加便捷和廣泛。通過信息化管理,凸顯圖書信息資源及時多樣的檢索優勢,也促使圖書館管理信息化建設上升到一個新臺階。
一、信息化時代對圖書資料管理人員面臨的挑戰
(一) 缺乏積極的服務意識
受傳統服務模式的影響,圖書館往往“重收藏,輕使用”,“重管理,輕使用”,讀者處于次要地位。圖書館設施建設也注重更好地保障和管理藏書。服務模式為封閉式、被動式和淺式。這種觀念客觀上使圖書館員對現狀感到滿意,逃避舊觀念,導致主動服務意識淡薄。
(二)忽視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繼續教育
在信息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每一個從事圖書情報管理工作的人都面臨著信息觀念和信息技術的沖擊。繼續教育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當務之急。在圖書館管理行業中,有一些圖書館員認為他們的專業背景足夠豐富,能夠滿足日常業務的需要,或者認為圖書館管理只是一些事務性的、簡單的、重復性的工作,沒有必要繼續學習,從而忽視了繼續教育。
(三)缺乏主動學習和知識更新滯后
圖書館員的老齡化問題比較嚴重,也不可避免地與傳統觀念相聯系。那就是認為圖書館就是個“清水衙門”。他們缺乏挑戰性,很難吸引優秀的年輕畢業生來工作。由于這個原因,知識在老化,他們缺乏專業知識能力,并長期沒有學習。僅靠積累的經驗,已經不能滿足信息時代圖書館管理的要求。
二、信息化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的原則
目前,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既要解決總體建設不均衡的問題,同時也要解決盲目跟風的問題,這樣才能根據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圖書館的發展戰略。雖然近幾年,在政策層面上對圖書資料信息化建設有所支持,但是相應的資源較為有限,我們必須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根據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原則,借助信息技術,讓圖書資料管理煥發新的活力。
(一)有效評估
圖書信息化管理是現代化圖書館建設中的重要構成部分,該項工作肩負著保障人們正常學習、閱覽的重要任務,且在現代文明社會、人文社會建設方面的作用也較為明顯。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和網絡接軌,和信息技術接軌已然成了一種常態。資源儲存數字化是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的重要表征,同時也是圖書資料實現無縫共享的重要途徑,我們一方面要滿足受眾隨時隨地獲取資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滿足提升圖書資料管理效率的訴求。因此,在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對成本、服務、檢索、資源儲存4個方面進行有效評估,判斷信息化建設模式是否符合圖書館發展需求,符合圖書館用戶的訴求,然后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進而確定信息化建設的效益、經濟性、效率,實現信息化建設增效。
(二)資源共享
首先,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建設,必然有利于圖書館實現信息共享、線上溝通平臺的建設,對于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實現高層次服務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其次,圖書館資料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夠有效優化圖書館的服務能力,降低在管理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對圖書館實現可持續發展來說也意義重大;最后,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可減少紙質資料的浪費,避免珍貴的資料在管理過程中受損。由此可見,圖書資料信息化建設必須要實現資源共享才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
三、信息時代圖書資料管理需具備的特征
(1)開放性。網絡技術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互聯網信息廣泛且豐富,大眾借助于互聯網,可隨時隨地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這對圖書資料管理來說意義重大,圖書資料管理借助于信息技術,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向受眾推送圖書資料,同時還能夠提高信息資料收集的深度以及廣度,從而為人們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信息服務,讓人們享受到更加豐富的閱讀服務;(2)主動性。網絡對于當代圖書館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現如今,人們利用智能設備,通過互聯網,在短時間內便可獲取大量的資詢、信息,人們不愿意再花冗長的時間去閱讀圖書,這也是目前導致圖書館競爭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但是依托于“互聯網”,圖書資料管理可從被動變化為主動,圖書館的服務從被動變化為主動,相較于網絡上質量參差不齊的信息數據,圖書館提供的圖書資料在質量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3)多樣性。如今,圖書資料受眾主要是16-35歲的用戶,這個年齡段的用戶追求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借助于網絡,圖書資料管理的形式、方法可得到有效拓展,資料的檢索、模糊檢索、加工、翻譯、查閱均可依托于互聯網進行;(4)創新性。現代社會是消費社會,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人們的消費意識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圖書館可將這種變化作為服務創新的契機,通過推出有償、無償的差異化服務,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四、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創新途徑
(一)創新圖書館管理體系
而如今通過信息化技術可以整理相關的資料數據,判定用戶對哪方面的知識感興趣,從而減少搜索的精力和成本,加速用戶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圖書館是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需要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增強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面對新形勢,立足于信息化,將信息技術與圖書館管理和服務體系相結合,創新一套完整的、適合現代圖書館管理制度的一種新模式。(1)對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制度加以創新。首先,對信息化建設中的圖書館人員進行合理編制,充分挖掘現有人員的潛力,提高人員的使用效益為原則,有效保證在崗人員順利開展業務。其次,加強對業務員人的工作技能培養,建立完善的電子圖書館,實現讀者線下借閱與線上借閱的完美對接,發揮信息化優勢,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再次,對每個工作流程責任到人,全面了解和評估員工的工作績效,提高圖書管理人資配置和有效管控,使得管理人員不與現實工作相脫節,提升工作績效。(2)對讀者的服務體系加以創新。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優勢,建立信息化服務平臺,有效管控讀者借閱以及書籍資源的管理,發展個性化服務,對每位讀者都一視同仁,分析他們的需求和閱讀習慣,建立數據庫,從而及時對圖書資源進行更新調配,完善圖書館藏,提升圖書館服務策略。
(二)加強圖書館員的思想教育
許多高校圖書館員對自己的工作重視不夠,認為圖書館管理是一項非常簡單的工作。事實上,圖書館員的工作非常重要,需要認真對待。他們的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每個圖書館員都應該明白自己的地位和使命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是高校圖書館員必須面對的問題。首先,我們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工作態度和精神面貌。當學生尋求建議時,他們應該耐心地回答,而不是不耐煩和敷衍。其次,定期開展活動,激發大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例如,定期舉辦讀書俱樂部,與讀書俱樂部積極交流和分享讀書經驗,定期舉辦讀書征稿活動,建立激勵機制。
(三)加強高校圖書管理員的專業培訓
圖書館管理正逐步由手工轉向智能化。圖書館管理員需要將每本書的信息輸入計算機進行存儲。面對如此大量的信息,如何進行合理的分類和檢索是圖書館管理者應該解決的問題。每個大學和每個圖書館都有不同的分類和檢索機制。當員工第一次進入圖書館,他們必須進行專業培訓,以了解圖書館的運行機制。圖書館員不僅要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還要注重自身專業知識的積累。了解學生貸款卡的使用情況。例如,當學生拿著自己的借書證去圖書館借書時,掃描條形碼機無法識別如何利用他掌握的知識來解決管理員無法請求幫助的問題。例如,當他發現自己在借書過程中不能成功借書時,管理員如何分析借書失敗的原因?因為以前借的書沒有還,或者因為書被損壞等。這些都要求高校圖書館員努力學習,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五、結束語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員的問題日益突出,圖書館員的綜合素質亟待提高。為適應新時期高校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發展的需要,必須重新認識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事業,重視圖書館員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徐冠春,焦亮瑜.大數據背景下區域圖書館資源利用率現狀調查與分析[J].知識經濟,2018(22):80-81.
[2]李東燕.基于大數據的圖書館圖書管理信息化研究[J].智庫時代,2018(42):174-175.
[3]李力喬.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文獻典藏工作的優化與創新[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8(17):109-110.
[4]朱東亮.“互聯網+”時代南京圖書館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其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