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 鄭劍
摘 要:為了能夠幫助大眾更好的了解和參與戶外運動,從社會需求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對其理論基礎、框架體系以及運行保障等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借助網絡的便利性,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戶外運動服務。
關鍵詞:社會需求;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構建
前言
戶外運動是在自然場地內舉行的集體項目總稱,包括定向山地越野、集體登山、戶外攀巖、戶外探險等,這些項目多數具備探險性、挑戰而又具有刺激性,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現階段,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于戶外運動網路平臺的研究都相對較少,如何才能更好的抓住機遇,促進戶外運動網絡平臺產業的有效發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以網絡技術為支撐,可以將戶外運動搬上網絡,從社會需求的角度出發,構建起互動式的戶外運動網絡平臺,提供相應的物資租賃服務和安全保障服務,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更加舒適的服務。
一、我國戶外運動發展情況
在國內經濟快速增長、城市里工作生活節奏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人們更需要放松身心,走出家門,迎接大自然的清新空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更新,更加激發和引導人們對健康戶外運動的追求。戶外運動對各類人群具有獨特的吸引力,符合我國提倡的"健康向上、積極鍛煉"的生活理念,有利于培養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它的挑戰和探索可以激發人們的自強和求知欲,在工作挑戰和逆境中激發人的潛能。在戶外運動訓練中陶冶情操,提高人的見識面,應對挑戰、克服困難的合作精神和能力。近年來,我國戶外運動發展空間廣闊,據一些官方平臺調研數據顯示,國內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已超過9500萬人,產業規模也已超過200億元,年增長率正在逐漸翻番。由于戶外運動可以更好的接近自然、挑戰自我意志力和互動性等特點,可以很好地培養人的逆境生存能力,修養身心,鍛煉身體,被很多單位和團體所重視。
二、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的內涵
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指以網絡平臺作為載體,通過互動式的交流、學習和融合,針對各種戶外運動信息進行整合、優化,從而構建起來的一種面向全社會開放共享的網絡基礎支撐體系,能夠為戶外運動的參與者提供多樣化的戶外運動服務,包括信息咨詢、路線查詢、運動教育以及模擬體驗等。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具備幾個非常顯著的特征,一是開放性,平臺本身面向全社會開放,人們可以通過注冊賬號的方式登錄平臺,了解與戶外運動相關的知識,對戶外運動的理論和技能進行學習;二是時效性,平臺中的數據信息更新速度快,能夠將最新的戶外運動信息提供給用戶,具備很強的時效性特征;三是互動性,進入到平臺的用戶能夠實現彼此之間以及與管理人員之間的互動交流。
三、基于社會需求的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建設
(一)需求分析
新的發展環境下,網絡平臺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越來越普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或多或少被互聯網平臺所影響,在網絡平臺中構建互動式戶外運動平臺非常必要。而相關調查顯示,有超過88.5%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建立相應的網絡平臺,表明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的建設有著很強的社會需求[1]。
(二)功能定位
交互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可以保護現有的戶外運動信息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加深戶外運動愛好者之間的交流,促進戶外運動的健康發展。該戶外網絡平臺可以對戶外運動參與者提供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和驗證[2],在確認信息正確后,記入數據庫,并定期對信息的及時性進行檢查和更新,確認信息無誤后,將其記錄到數據庫中,并且定期檢查信息的時效性,對其進行更新,避免因環境因素變化造成信息不準確的問題。網絡平臺可以促進戶外運動愛好者之間新經驗、新技術的交流與傳播,加快戶外運動知識的傳播與擴散,加速戶外運動知識的傳播和擴散,激發人員參與戶外運動的積極性。
(三)建設模式
結合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的內涵和特點,可以將平臺的建設模式分為很多種,如政府投入模式、俱樂部投入模式、高校與企業聯合模式等,在建設過程中可以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好模式選擇。同時,在針對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物質保障、人才保障、制度保障,做好社會宣傳工作。想要確保平臺的高效穩定運行,需要結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出完善明確的管理制度,在合法范圍內進行資金的籌集,建立起相應的資金使用檢測機制,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也應該積極招聘和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管理人員,要求其具備一定的戶外運動基礎,能夠對戶外運動信息進行搜集和監測評估。社會宣傳環節,應該立足社會需求,宣傳資源共享理念,將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在強化溝通交流、帶動穩定發展方面的作用充分展示出來。
(四)構成體系
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的組成部分包括以下3個部分體系:分別是制度體系、資源與功能系統以及人才隊伍系統[3],其中,制度體系包含了管理機制、激勵機制和工作準則,資源與功能系統則可以分為查詢服務、技術服務、互動版塊以及學習區域,在兩者相互配合的情況下,可以在平臺上實現信息咨詢、戶外裝備、個性健身方案設計、戶外團隊活動策劃與組織、注冊用戶信息展示、熱點話題討論區以及戶外運動注意事項等多種功能模塊,為用戶提供專業的服務支持。人才隊伍能夠為平臺的建設和運行提供人才支撐,包含了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這三個核心內涵是構成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的基礎用戶,而且其彼此之間并非相互獨立的關系,需要將其融合,構建一個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架構體系。
(五)運行機制
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的運行機制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決策機制。在針對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決策信息建設的過程中,建設的主體通常都會直接成為決策主體,而在平臺運行管理環節,決策主體本身可能存在專業知識相對有限的情況,無法制定出合理的運行管理決策,從而對平臺的正常運行產生影響。對此,可以積極借鑒一些國外先進學術理論,成立學術專家咨詢委員會等決策層研討機構,通過學術研討和專家意見相結合的方式,保障網絡平臺的決策科學性;二是投入機制。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的投入機制應以建設者的投資為核心,引導各主體共同參與。對一些重點內容和項目,要保證資金投入的連續性和可靠性[4],以充足的資金為保障,推動項目的順利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應該保證資金流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三是管控機制。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的管控和運行需要對資金、資源和人力資源進行管理和掌控,需要建立專門的管控機構和管理隊伍,在國家行政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管理。在資源采集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信息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對于一些不確定的數據和資源,在決定是否將它們包含在平臺中之前,我們需要對它們進行測試和討論。
(六)發展建議
在推動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通過以下3方面來實現:一是應該進一步加大社會宣傳工作,使得平臺能夠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引導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到平臺建設中,為平臺建設貢獻出一份屬于自己的力量;二是在針對平臺進行建設和完善的過程中,必須嚴格依照相關規范和標準執行,將平臺的結構、功能、運行體系等限制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平臺的正常運行;三是在有限的條件下,盡可能的通過多渠道運用社會資源和資金,為網絡平臺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充足的財力保證,在建設和運營中要注重人才隊伍的培養,以滿足戶外互動網絡平臺的人力資源發展需求[5]。
四、結語
總而言之,借助互動式戶外運動網絡平臺建設,能夠很好地將戶外運動和網絡平臺連接起來,為人們參與戶外運動提供相應的平臺支撐。通過平臺,人們可以了解戶外運動的相關知識,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掌握最新的戶外運動信息,借助互聯網+模式,組織共同出行,降低出行的成本,保障戶外運動的安全,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在戶外運動中得以鍛煉,實現身心健康不斷的健全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承磊.新時代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43(08):32-40.
[2]陳鎮.湘西地區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資源開發研究[D].吉首大學,2020.
[3]柏寧,史松濤.安徽省山地戶外運動產業SWOT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蚌埠學院學報,2020,9(01):42-46.
[4]肖春梅,康勇.戶外運動類APP傳播特點與發展策略[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9,27(12):11-13.
[5]袁志.岳陽市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策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8.
作者簡介:
李維(2001-),女,漢族,四川巴中人,在校本科生;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作者簡介:
鄭劍(1980-),男,漢族,陜西洛南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8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成果:"yue動"戶外運動網絡平臺的構建(課題編號:20181136009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