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民健身與休閑體育在新時期全民素質提升任務中具有突出引導作用。本文從全民健身對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著手,分析了全民健身與休閑體育間關聯性,針對兩者協調發展內容展開論述,并對其未來發展展開思考,以供參考。
關鍵詞:全民健身;休閑體育;協調發展
現階段全民素質教育得到了廣泛重視,全民健身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而休閑體育則是實現全民健身的基本條件之一。全民健身與休閑體育雖然從組織方、運動強度、參與對象以及發展內容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其面向群體與發展目的是一致的,均是為了推動全民素質教育的開展,提升國民綜合素養能力,因此需要關注兩者的協調發展,找到兩者發展間的關系,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對其發展方向進行深入思考。
一、全民健身對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
全民健身方案發起方是國家,執行方式各地政府,參與方是全國人民,該過程具有強烈目的性、組織性、計劃性、指導性。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因素之一即國民整體身體素質水平,全民健身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構建全面小康社會等提供了建設基礎動力,其對提升全民素質水平具有十分突出的促進作用。全民健身的開展對象是面向全國的,由政府宣傳、國民參加、專業指導,有突出的規范化趨勢。
重視體育板塊的全民教育,帶動民族整體身體素質水平的提升,使全民德智美體能力均衡發展,推動全民素質能力快速進步,使人們可以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同時帶動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素質教育的突出特點即教育開展途徑多元化、培養內容豐富性等,而健身作為其中較強的發展推動力,是較為基礎且關鍵的素質提升途徑。
二、休閑體育對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作用
(一)全民健身內在需求
全民健身建設目標是帶領全體民眾主動加入進身體鍛煉中去,強化體魄,提高身體質量,增強整體素質水平。全民素質強化任務的直接目的是使民眾身心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可以使民眾防御病癥的機能得到強化,同時擅長克服精神層面的壓力。依據群體差異帶來的健身目的差別,可以進行對應的健身途徑選擇,伴隨生活條件水平還有生活理念意識發生的重大變化,民眾針對健身的印象與需求產生了很大程度的轉化。假如體育健身鍛煉長期保持著固有體系,實現方式的單一性、枯燥感會使全民健身計劃的開展受到阻礙,其勢必無法實現民眾對健身訓練的多元要求。盡管大部分民眾均可以很大程度上意識到全民健身的意義,可還是有很多無法持續堅持的,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健身活動模式單調,不能真正面向各年齡層次、各訓練喜好需求,此即多元化休閑體育演變出來的原因,即使全民健身計劃開展模式進行豐富。
(二)全面健身發展需要
在全民健身計劃提出之后,大部分國民均可以主動關注并加入,然而伴隨計劃的深入開展,許多人并不能真正長期堅持,除了前期全民健身活動的內在單薄以外,還受到經濟、時間、場所等內容影響,體育鍛煉體系不能與社會生活進行良好融合,為民眾參與的可能性帶來了很大的限制性。而休閑體育出現,豐富了全民健身的模式,同時為體育鍛煉帶來了更加靈活的選擇,于很大程度上帶動國民參與訓練的積極性,推動全民健身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休閑體育使運動項目發展了針對性的創新與調整,符合全民健身的發展需要,不但直接帶動民眾參與健身活動的熱情,還從精神層面發展其體育精神,為全面健身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大眾業務生活豐富需要
現階段國民大概率選擇的業余休閑活動是一些相對靜態的內容,長期下來則影響國民體質健康發展,甚至會對民眾健康產生消極作用,更甚者會演變為社會問題。但休閑體育的出現完美緩解了該問題,其豐富鍛煉內容,吸引民主主動參與,以體育鍛煉作為自身的主要業余活動,推動其身心健康發展。此外,休閑體育的出現是大眾業余生活的強烈需要,其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深入開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緩解“城市淡漠化”問題,使城市居民進行主動交流與互動,緩解生活節奏過快帶來的精神壓力,提升民眾的身心素質健康指數。
三、全民健身與休閑體育的協調發展
全民健身和休閑體育間的關聯性十分明顯,具有一定的辯證關系,一方面兩者相互推動與互補,協同進步與發展,休閑體育滿足全民健身的內在需要與發展需要,全民健身指導休閑體育的有序發展。兩者在適用范圍、鍛煉強度等內容上還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性。因此需要重視度兩者的聯系進行深入、科學的分析,使兩者協調發展,不斷推動全民素質教育的發展。
(一)休閑體育是全民健身的基本條件
休閑體育對于時間因素沒有限制性,在這方面的開放性是其突出的特點之一,能夠使參與者根據自身的時間特征進行自主安排。通常狀況下,許多民眾因工作類別、生活條件、作息習慣的不同,對體育鍛煉技術的設計也不同,而且其對鍛煉活動的選擇更傾向于自身擅長、感興趣的內容。而休閑體育則能夠很好地滿足民眾在該方面的一系列要求,激發其參與鍛煉的熱情,形成健身主動性,為全面健身的順利開展提供基礎條件。民眾可以通過休閑體育學習到一定健身技能,在全民健身計劃中找到自身擅長的內容,進一步使其更加積極參與到休閑體育活動中去,構成良性循環,推動兩者協同發展。
(二)全民健身與休閑體育間的關系
全民健身與休閑體育具有十分緊密的關系,該兩項內容在許多方面均表現為相似性與關聯性。針對活動開展與管理方,前者為政府,具有官方特性,后者為民眾自發,具有民眾性,但是針對兩者本質上來看,人力資源在其中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活動的參與方,兩者均是面向全民范圍,其對地區、職業、年齡等要素不具有約束性。針對活動開展方案,兩者具有存交互性,包括球類運動、跑步、健身操、廣場舞等多方面的內容。針對活動開展場所,兩者都是開展大眾活動,具有集體性,通常選擇小區、公園、學校操場等場所作為主要領域。
(三)全民健身與休閑體育之間的區別
全民健身和休閑體育兩者間差異性最大的方面即為休閑程度,開展活動的運動強度具有很大差別。前者的活動構成主要為跑步、球類運動、健身操等偏向鍛煉性質的活動為主,訓練強度相對較大。而后者的活動構成主要為釣魚、散步等類型,其休閑娛樂性較為突出。舉例來看的話,跑步具有代表性,休閑類的跑步運動強度在慢跑程度,最主要的目的是放松心情,而鍛煉程度的跑步強度即需要達到馬拉松標準,強度很大。在主要的參與群體上,兩者也存在較大的差別,盡管面向的群體是一樣的,但是由于不同年齡、愛好的民眾對于體育鍛煉的需求不同,其選擇不同的鍛煉方式,如年輕人、青少年等會傾向于選擇較強的鍛煉模式,即全民健身,而中老年人則由于身心特性,傾向于選擇休閑體育類強度較小的活動。此外,前者管理模式規范性較強,更加嚴謹,而后者相對隨意,具有靈活性;前者的建設任務是增強民眾的身體素質,而后者則需要在訓練的同時強化民眾的心理素質。
(四)休閑體育與全民健身的發展趨勢
經濟發展帶動各領域建設的發展,在全民素質教育方面建設也受到很大的影響。經濟發展程度越高,民眾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就越強烈,其鍛煉需求即愈發突出。休閑體育和全民健身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即不可避免地產生理念性的變化,兩者均伴隨社會結構的變化而產生優化,結合時代發展特與趨勢對自身發展進行調整,同時其還保持著自身發展規律,選擇性擺脫外界條件的消極影響。在不斷發展的社會環境中,民眾逐漸實現物質方面的追求,更加重視精神層面的發展,這也勢必作為體育訓練的未來方向。休閑體育與全民健身不但注重民眾身體素質的提升,逐漸將目光放在了其精神層面的發展,強調心理素質教育。惟有民眾形成優質的身心素質,社會經濟發展才會具備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四、全民健康與休閑體育未來發展思考
(一)樹立正確的健身意識
社會調研數據表明,由于社會發展快節奏,超出一半的民眾存在作息紊亂、飲食混亂等現象,更不要說留出大部分時間進行健身鍛煉,通常僅僅利用周末展開簡單的活動,缺乏正確的健身意識。所以,全民健身計劃的開展要進行區域劃分,進行精細化管理,重視宣傳引導活動的開展,使國民意識到身心素質的提升不僅對自身發展有利,也是一種投身社會建設的責任感,使之樹立正確的健身意識。通過休閑體育的開放性,針對不同群體設計對應的鍛煉方案,為其提供健身便利。
(二)打破場地限制,開放惠民政策
全民健身計劃的不斷深化,休閑體育的開展規模日漸擴增,則需要對健身硬件配置進行優化,避免因健身空間的搶占產生社會矛盾。所以需要進行健身創新,突破原有健身活動開展的固定場所類型,建設更加專業的全民健身條件。此外,政府也要進行惠民政策的開放,為全民參與健身活動提供政策便利。
五、結語
綜上,目前全民健身與休閑體育協調發展的呈現出很大的發展優勢,兩者協同發展、相互推動,為全民素質提升帶來了更多的便利性與推動力。因此,需要對兩者的關聯性進行清晰的認知,并對其未來的發展進行合理的思考,使之能夠在社會發展中不斷進步,為全民素質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羅錚子,梁希.休閑體育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的影響和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27):233-234.
[2]孫浩,孫殿恩,呂峰,王偉.全民健身與休閑體育的協調發展[J].黑龍江科學,2020(23):130-131.
作者簡介:
劉文超(1993-),男(漢族),河南鄭州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