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高職院校Java程序設計課程基于“云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為例,通過對“云課堂”教學平臺的使用,結合混合式教學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分析。實踐證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邏輯能力、學習效率。
關鍵詞:Java程序設計;云課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一、引言
Java語言覆蓋了各個領域,例如Web端,大數據,桌面應用,手機移動端等等。大數據Java開發工程師是現階段的急需人才。Java語言是大數據專業的首選的編程語言[1]。針對大數據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傳統的Java課程的教學應適應新崗位新發展的需求,改革教學方式利用“云課堂”的翻轉課堂為2019級大數據專業的學生提供新的教學方式,適應社會發展,培養行業急需的人才。
二、傳統的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方式,依照2019級大數據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在第一個學期開展Java程序設計這門課程,Java程序設計作為2019級大數據的學生的入門編程學科,為后續學習更加深層次的大數據課程打下基礎。因為Java程序設計這門課程入門快速,應用的范圍廣泛,所以在那么多種編程語言中,作為首選的編程語言給大數據專業的學生學習。
但是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在強調動手能力為主的Java程序設計課程中,學習的效果是不顯著的。一味的灌輸式的講授代碼,解釋代碼,學生其實接受不了。即使教師將內容拆開講得非常詳細,令學生理解了該行代碼的作用,真的懂了該行代碼。也會有很多同學不會應用于實際中。
作為一所高職院校,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本來就比較缺乏。而作為一個職業院校,主要培養的是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講授技能比講授理論多。所以如果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動手能力很難培養,所以我們要改革教學模式,由傳統的教學模式轉化成基于“云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由填充式學習向自主性學習轉變。
三、“云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3.1 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也可稱為“顛倒課堂”,即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2],將學習的決定權由教師交到學生手上。在這種模式下的教學,學生在課前已經花時間通過其他方式觀看或者學習了教師下節課的教學內容,在課上教師不再將大部分時間花在了講授理論知識的時間上,而是將課堂的寶貴時間花在了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上。
以Java程序設計課程為例,利用翻轉課堂,學生在課前利用課余時間已通過各種資源完成知識的學習,在課上教師將不再專注于講授知識,而是利用案例,將一個案例作為學習的方式,利用伽卡的邊看邊練功能,讓學生一邊看教師操作一遍跟著敲代碼,在學習中找問題,將課堂時間最大化的利用,遇到問題互相討論,激發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們通過實踐獲得更加真實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互聯網信息時代,信息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教學活動中,網上火熱的MOOC,線上教學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模式勢在必行。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越來越走進主流。如我們學院引入的“云課堂”教學平臺。
3.2“云課堂”的翻轉課堂
智慧學習環境和混合式教學模式關系密切,學院引入“云課堂”教學平臺,為教師改革教學模式提供了便利。教師在“云課堂”平臺上做了教學設計,上傳各種學習資料,學生在課前可下載學習資料,觀看視頻、學習下節課的知識,在上課前將知識掌握,在課上就能更加邏輯清晰的與教師進行溝通互動,將課堂時間最大化利用,學生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和掌握的知識會更加牢固,有助于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以Java程序設計課程中循環語句為例,利用“云課堂”教學平臺進行翻轉課堂的學習,在學習循環的課前,將有關循環條件語句的知識點上傳至平臺上,再設置思考問題,讓學生們學習了循環語句后,再結合問題思考什么是循環語句、循環語句實際上干什么、解決的是什么類型的問題。之后帶著問題上課,在課堂上將問題提出,與同學討論,與教師互動,加深循環語句的應用,最后課后在平臺上發布課后作業,鞏固循環語句的知識點,做到課前、課中、課后相結合,令學生完全掌握知識點。
在“云課堂”平臺上展開混合教學模式,可以進行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主動學習越多,參與活動越多,平時分,系統評分越高,更加能激發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平臺進行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的主動、自主學習。
3.2.1 課前
課前主要是讓學生學習下節課的知識點,之后帶著問題有針對性的學習,在問題中找方法。
教師利用“云課堂”教學平臺,在課前一天發布下節課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表明學習的重點,將視頻、課件、習題等資源上傳,讓學生學習,還可以在課前設置一些活動,例如達標訓練,一句話問答等。讓教師在上課前查詢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讓教師能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學生也能帶著問題去學習。
教師可以查看學生在手機上是否已經學習,是否完成各種活動。還有參與活動后的分數都能直接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平臺反饋的數據調整上課重點、上課節奏,做到有針對的教學。
3.2.2 課中
在課中教師利用課前“云課堂”的反饋數據,了解學生困惑的不明白的知識點,有針對性的對學生不明白的地方進行重點教授,這是面對面講授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對課前的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回顧、思考,對不明白或者模棱兩可的知識點再整合。適時調整教學重點,因材施教,將學生不明白的地方重點講授。
設置各種教學互動活動,讓學生都能參與進課堂中。例如在課堂過于安靜不活躍時,可以進行點將,設置問題如:“循環語句while 和do while有什么區別,請舉例說明”,抽取學生回答。這時候課堂氛圍會立馬活躍起來。而在學生聽了很久課分心時,設置一句話問答或者粘貼板等需要拿出手機的活動,能讓學生又參與到課堂中。
教師在課中時,不能死板的只知道一味的按照原本設置的教學設計方案走,要根據課堂的不同情況,設置不同的活動,盡可能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我們都知道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很難,這就考驗教師的活動設置能力,活躍課堂,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學生更有效的利用課堂時間。
3.2.3課后
課后階段是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內容、知識點進行整合、鞏固、復習。完成課后習題,鞏固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點。
課后教師在平臺上發布課后習題,將本節課的知識點結合成一個題目如:“用剛剛學習的循環語句,計算出1加到100 結果輸出”,讓學生回到宿舍,在電腦上使用eclipse軟件編寫程序,之后將運行的圖片和代碼上傳。
學生在手機上接收到題目,可以完成課后作業,在教師結束活動前都能提交作業。之后教師可以在平臺上對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批改,生成課堂分數,根據“云課堂”生成的分數,了解學生對該節課的掌握情況,以平臺反饋的數據作為本次課程的教學質量的一個參考。
四、翻轉課堂的教學成效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總是教師教授知識,教師在課上一味給學生講知識,學生的積極性較低,思想總是不集中,就算教師強調再多遍的重點,同學們也抓不住依然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這樣的課堂氛圍,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的時間會很少,導致課堂效率底。
基于“云課堂”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結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們掌握課堂。
在課前,在“云課堂”平臺上,觀看下節課的學習資料、學習視頻。將看不懂的地方反復研究,與舍友討論,大大的提高了同學們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
在課中,帶著課前不懂的問題、帶著疑惑,有目的性的學習,關注自己不懂的地方向教師提問,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教師也能通過課前設置的問題的回答情況,了解學生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對學生難理解的題目重點分析,加快學生接收知識點的速度,加大課堂的互動率,讓學生們自己提問、討論回答,提高學習效率。
在課后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們復習、鞏固本節課的知識,加深印象、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令學生們將知識牢牢印在腦海中。
采用“云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后,課上學生玩手機的少了,拿出手機基本就是要完成課堂活動。教師課堂講解知識點的時間減少了,而學生們討論的時間增多,動手編寫代碼的時間增加、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也大大提高,在課堂上編寫的代碼,遇到錯誤,可以和同學們討論,提高了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總結
基于“云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Java程序設計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習成效,教學效果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實踐證明,Java程序設計的教學過程中使用“云課堂”的翻轉課堂模式是可行的,對比傳統的教學模式,使用“云課堂”的翻轉課堂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團隊合作精神。同學們編寫代碼的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云課堂”的翻轉課堂模式還在不斷地探索和改進,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與學生都是一種挑戰,我們要在戰勝挑戰中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李南.探究面向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的Java程序設計教學.福建 電腦, 2018, 34(04):72-73
[2].Lage, M. J.,Platt, G. J. & Treglia, M. (2000).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Ed
作者簡介:
譚維敏(1995.12 —)性別:女;籍貫:廣西北海市;民族:漢 學歷:學士;職稱:無;工作單位:北海職業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