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華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雙流中學協和實驗初級中學 四川成都 610200)
學校工作的重點始終要圍繞德育開展,將德育當成重要且基礎的教學內容,用心培養將來社會的接班人,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讓學生成為將來對社會有幫助的人才,成為德才兼備的優秀學子。將愛貫徹到德育教育工作中,讓學生的德育素養得到更好的提升。班主任要謹遵教書育人的教學理念,融入陶行知的“愛滿天下”理論,更加有效地開展初中班級德育管理,提升全體學生的思想品德[1]。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史上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被稱之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以及“萬世師表”。“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所追求的教育真理,他認為,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教育的良好開展。正如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熱愛每一個學生”“為了孩子,敢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前蘇聯教育家馬克連柯曾對陶行知的愛滿天下評價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的愛滿天下徹底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老師、愛科學、愛真理、愛祖國、愛人民,可以說“愛”是教育事業中永遠的動力[2]。
教育學生首先要教會學生做人,在初中班級德育教育管理中,班主任要用愛去包容學生,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班主任要將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全方位落實德育教育,讓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現如今的德育教育并沒有得到有效的開展,很多班主任不注重道德教育,依舊以應試化教育為主,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對品質的教育。在學生犯錯誤時,一般會使用批評的形式懲罰學生,讓學生“長記性”。這種教育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還會讓初中生心生怨恨,埋怨老師。而將“愛滿天下”理論貫徹到班級德育教育中,用愛去包圍學生,能夠提高學生的幸福感,推動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班主任要善用教育語言,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提高學生的思想和品質,用語言促進學生的行為。一個微笑、一個鼓勵的手勢和贊美表揚的話語都會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和愛護,這種感情上的教育管理更容易激發學生的上進心。
要想讓德育教育得到更好的開展,就要徹底融入愛的教育,首先是要相信學生、信任學生。對初中生進行管理,并不是讓學生規規矩矩學習、簡簡單單生活就好,而是要給予學生肯定,信任他們的能力,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班主任除了要在學習上給予學生幫助,還要在生活中伸出援助之手。要了解學生的需求,從實際出發解決學生的問題。初中生正處于叛逆時期,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處于發展的階段。班主任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正確的引導。如早戀這個話題,這是初中時期越來越重要的一個現象。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如果只是采用壓制性的手段,只會讓師生關系出現裂痕。對此,班主任要采取寬容的教育方式,正確引導學生的情感,使其投入到學習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用包容的態度進行德育管理,能有效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3]。
除了班主任要正確貫徹陶行知的“愛滿天下”理論,家長也應該意識到,初中生不再是小孩子,他們有自己的思維和見解,需要得到一定的尊重和理解。很大部分家長的控制欲強,一時間無法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對此,班主任要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建立正確的溝通橋梁,促進家校合作教育的開展。給家長分享一些有效的教育方式,一起聯手,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同時,家長和班主任要以身作則,說教不如身教,要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學習榜樣。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從家庭還是從學校出發,一個學生的心理問題都與雙方脫不開干系,心理問題甚至遠比身體問題要重要得多。班主任要落實德育工作,重視心理教育,貫徹愛的教育,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德育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構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
綜上所述,陶行知的“愛滿天下”理論在初中班級德育教育管理中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和家長都要將愛貫徹在教育中,讓學生感受到愛的存在,成為一個有愛的人,提高自身的德育素養,促進品德行為的提升,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人格、優秀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