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 華
(四川省商務學校 四川成都 611700)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合作交流日益頻繁,英語成了一門很重要的交流語言,社會對人才英語水平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企業不但重視人才專業技能,還注重是否有較強的綜合素養。就現狀來看,雖然中職學校的辦學規模在日益壯大,然而英語教學并沒有得到學校與教師的重視,學生學習積極性差,教學質量不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不強,嚴重阻礙了中職英語教學的發展。為了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必須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能找到問題解決策略,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及學習能力。
通常而言,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是學習較差,沒有考上理想學校或初高中沒有畢業的,這些學生在初中時期時學習成績就不理想,英語基礎能力薄弱,進入中職學校后,自我控制能力差,對學習缺乏興趣,不會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缺乏自主性,沒有學習信心。大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基礎能力較差,簡單的單詞拼寫、拼讀、英語對話、閱讀文章對他們來講難度都很大。在實際的英語學習中,大部分學生都會走思,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干著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導致學生英語質量難以提升[1]。
和普通中學相比,中職學校在管理機制、專業設置上較為落后,且中職學校主要的教學目標以學生就業為主,學生學習壓力較小,這就導致中職教育教學缺乏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也不善于設計獎勵機制,且缺乏管理機制,中職學生的自我控制力較差,教師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監督,在教學中不重視激勵機制,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這會嚴重阻礙中職英語教學的發展。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習英語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世界、認識世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該學科是融入全球化時代的途徑之一。但很多中職學校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實際上,中職學生想要輕松就業,就必須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目前,部分企業對員工有著格外高的要求,除了要有一定的專業素養,還要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對于中職學生來講,英語素質是步入企業的硬性指標,只有具備良好的英語素養,才能在人群之中脫穎而出,成功進入自己理想的企業。學好英語能讓學生在就業時有更多的選擇,可將學生培養成為新時代的可塑型人才。
中職英語教學主要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并基于此,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與人文素養,使學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認識世界,讓學生在全球化時代下具備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生必須緊跟時代潮流,不斷突破自己。因此,英語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案,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夯實業務基礎,提高教學水平,使自己的教學更有目標,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之間則要相互配合,完善教學制度,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不斷優化與調整教學制度,更加精準地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水平,成為更專業的英語教師[2]。
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入與發展,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要想提高教學水平,教師必須熟練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如問題討論教學法、指導法、元認知教學法等,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烈興趣,并能進行自主學習。另外,教師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傳統教學內容一般都是依托于課本中的素材,而新時代下,英語教師要將當下的時事熱點話題或事件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激發學生討論與求知的欲望,開闊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讓學生在關注社會時事的同時,還能學到英語知識,并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作用,進而更加刻苦地學習英語,鉆研英語知識。
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是教師為課堂中的主導者,采用機械化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容易忽略學生的感受,學生沒有較強的學習興趣,這違背了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特別是在中職學校教學中,本身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厚,教師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不積極創新改革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低,課堂參與性也會越來越差,造成惡性循環。因此,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采用科學、高效的教學方式,如分組進行學習,彰顯學生的主導性,學生成立學習小組,在小組之內互相交流,用英語進行對話,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中職院校的教師更要積極創新教學模式,不斷總結教學經驗,突破傳統教學的禁錮[3]。
比如,學習“A Good Tour Guide”這一單元時,要讓學生明白如何當一名優秀的導游,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外國游客到中國旅游的相關視頻,通過精彩視頻引入本課的主題“How to become a good tour guide”,讓學生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下感受英語交流的重要作用,并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到更多外國禮儀,強化學生的認知,還可以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讓學生成立學習小組,以“A good tour guide”為話題,用英文進行交流與溝通,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學生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及英語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考試能夠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便于教師今后對學生展開更有針對性、目的性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然而,傳統教學評價體系中對學生的考核一般都停留于筆試成績,無法排除學生造假的狀況,還無法對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客觀評價,導致評價結果不夠全面、真實,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有目針對性的教學。對此,中職學校和相關教育部門要注重優化考核制度,除了要對學生展開筆試測評,還要增加口語交流的考核,將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的狀況全部記到考核中,這樣對學生的評價結果才更加真實、有效、全面。教師還可對學生展開多層次、多方面的評價,讓學生自評、讓家長評價、讓學生互評,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展開評價,讓教師今后對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4]。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革新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并優化教學評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今后更加專業化的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