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
(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桐川中學 甘肅慶陽 745106)
所謂分層教學指的是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新課程教學標準明確提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在設定英語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過程和課程評價的過程中都要以學生為主體”[1]。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老師必須重視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計劃,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分層教學,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跟上英語的學習,從而激發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成了當今教學中的主要思想,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成長為主體,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體差異。由于英語在初中考試當中占據了一定的比重,同時也是家長和老師關心的學科。但是現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卻不容樂觀,不管是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還是學生的學習方法都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如何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措施是現階段教學當中的重點任務。分層教學在眾多的教學方法當中有著突出的成效,它是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根本,包括了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以及學習興趣等多種有效的措施。初中英語教學要面向所有學生,培養學生獲取英語信息以及處理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要注重學生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提高學生英語思維以及英語表達能力的重要體現[2]。通過對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研究,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分層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運用這種方法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成績,進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
在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老師必須要根據教學對象進行科學的分層,這樣才能有力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基礎以及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例如老師可以把班級內的同學分成A、B、C 三個層次,A 層的同學則是學習成績以及基礎知識較好的同學,這類學生往往考試分數在85 分以上,對于這類同學老師可以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進行更深度的練習。而B 層次的同學是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這類同學的考試分數往往都在70 分左右,在設定教學任務的時候,老師應設定一些鞏固性的知識內容,以便于提高學習能力。最后,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差,考試分數往往在60 分以下的同學,老師可以將其分為C 類,在制訂教學內容的時候要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從而促進這類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通過這種分類方法,能夠使班級整體英語成績得到提升,并且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用于學習,促進全體同學英語水平提升[3]。
小組合作學習是促進學生英語成績提升的重要途徑,使學生在小組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出自己的見解,將自己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進行表達,同時使小組內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和相互學習,從而提高小組內成員的學習成績。因此,在開展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在開展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進行分層教學,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分成若干小組,這樣有助于小組內成員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確保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提高英語成績。例如在開展人教版初中英語《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這一課程教學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明確學習主題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自己有沒有去過博物館,并且分享自己在博物館看到的一些事物,例如有的同學討論在博物館看到過dinosaur fossil、Bronze ware、arms 等,通過學生們之間的討論潛移默化地讓小組內成員學到了更多的英語單詞,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將學習成績以及基礎能力較好的同學分成一組,這樣有助于進行更深的學習和討論;而對于學習成績以及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老師在引導其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適當地設定簡單的問題,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即興教學,確保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掌握知識,并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更加熱愛學習英語。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開展對提高英語學習效率有著積極的作用,確保了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英語學習當中。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科學合理地進行分層,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提升每一位同學的學習英語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