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波
(南昌京師實驗學校 南昌 330000)
小古文教學的重點是增進學生對基礎文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這對小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小學階段學生往往對新穎性的內容感興趣,文言文是一部分相對比較枯燥的知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因興趣度低下所導致的各種問題。教師應當結合小古文的具體內容以及該階段的小古文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小古文的特點比較鮮明,篇幅較短、語言簡練、短小精悍是其顯著的特點之一,在組織小學生學習時,為了解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字生詞問題,教師應該采取組織學生進行反復閱讀的方式。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問題,進一步解決問題,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興趣,在組織學生進行反復閱讀時,教師應該設計不同形式的閱讀方式。聽錄音范讀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借助聽覺了解朗讀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采取師生合作朗讀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朗讀有益于調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讓學生以個人形式閱讀可以提高閱讀效率。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與班級內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可以采取靈活的閱讀教學策略,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來完成閱讀,進一步讀懂文本。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提醒學生根據課下注釋來理解文本,對于難度較大、自己難以理解的部分,通過標畫的形式進行標注,然后在聽教師講解的過程中進行提問。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閱讀和朗讀,大部分學生都能夠逐漸掌握小古文的情感基調、大體內容,還能結合教材上的注釋,理解一部分核心文言字詞。
雖然反復閱讀能夠增進學生對古文內容的理解,但由于學生本身學習能力有限,知識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難度較大知識以及整篇課文內容的分析仍然會存在很多問題。通過教師的引導,組織學生以探究討論的方式來疏通文意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提高小古文教學效率的必要手段。在組織學生疏通文意的過程中,探究討論的形式既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的學習任務是由學生自身來完成的,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都會更加全面。為了發揮教師的引導性和指導性作用,教師應該在學生探究討論之前,設計符合學生特點、與本篇小古文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實際的探究討論。除此之外,根據學生探究討論的過程和每個學生的表現,教師也要予以反饋。例如在教學《刻舟求劍》這篇小古文時,當學生通過反復閱讀能夠大概了解這篇文言文講解的內容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探究討論的方式,對文言文中出現的“涉、者、墜、于”等重點文言字詞以及重點句式進行分析。部分學生能夠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找出自己難以理解的核心內容,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很難做到,此時就需要教師將學生有疑問的內容進行匯總,然后將之作為探究任務留給學生,讓學生進一步分析討論。
當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逐步把握小古文的主要內容、重點文言字詞、文言句式以及整篇文言文所體現的核心觀點之后,為了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文言文學習熱情,教師也要通過一定的問題來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深化學生對本篇文言文的理解,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文言文文化的價值。啟發思考的教學形式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中的最后一個階段,在將本節課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作簡要總結之后,教師可以留給學生幾個思考問題,進行適當的拓展,然后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以充分激發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所思有所感悟。根據不同的小古文內容和其表達的核心情感,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思考問題。例如在教學《學奕》這篇小古文時,通過反復閱讀與探究討論的形式,學生已經對整篇小古文的內容有了比較全面的掌握。為了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思考,讓學生有所感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思考自己能夠從這篇小古文的學習中得到哪些方面的啟發。當學生得出學習下棋要認真、不能三心二意的結論之后,教師可以對其進行下一步的延伸,將之過渡到學生的本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日常學習情況,樹立較強的學習意識,在學習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在小古文教學過程中,采取反復閱讀、探究討論、啟發思考的方式,對學生的文本理解、文意疏通與感悟進行有側重點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小古文教學還應加入一些新穎性的內容。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將古文與現代化教學方式相融合,使學生能夠在完成小古文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的文言知識的重要性,同時提高學生對漢語言文化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