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娟 劉俊潔
(重慶市朝陽中學 重慶 400700)
主題班會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堂生動有效的主題班會,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且還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主題班會有利于學生釋放活力,展示個性,給班級帶來新的風采。中學學生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青春期,很容易產生一些心理上的疑惑和不解,主題班會能有效的為學生解答這些疑問,滿足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
中學學生在處于發展德育的關鍵時期,他們通過表面現象來觀察事物,無法洞悉事物的本質和內核。如果沒有進行正確的指引和引導,中學學生極其容易誤入歧途。主題班會承載著立德樹人的任務,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途徑。通過主題班會的開展,可以從源頭上有效的防止不良的風氣,為青春期的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在主題班會中,學生能夠接觸到正確的道德觀念,從而內化到日常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1]。
在主題班會的開展中,學生們通過主題班會活躍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建議,為構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出謀劃策。學生們在主題班會中,互相交流溝通,從孤立的個體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班集體。在主題班會中,學生們的個性也得以釋放,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風采的機會,這也加強了學生間的了解,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2]。如果一個班級中,學生互不了解,那么班級管理也會變得困難。
主題班會是根據班主任指導,根據學校或者學生的客觀需要,開展的一系列解決某個特定問題或者需要集中進行教育的班會活動。一些班主任混淆了主題班會和常規班會,將主題班會當成常規班會進行開展。主題班會的主題不明確,導致一些班主任只是進行常規的任務檢查或者下達教學任務,忽視了主題班會的教育作用。
在實踐中,一些班主任忽視學生的客觀需要,選取與學生生活不相關或者不合適的主題。甚至有些班主任開展主題班會前,完全不進行計劃,隨心所欲,開展的內容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這樣開展的主題班會不僅不能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加重學生的疑惑,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中學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事物處于高度好奇,精力充沛的狀態。在開展主題班會時,開展形式以空洞、抽象的說教為主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就會喪失主題班會的意義。
一些班主任在實踐開展主題班會時,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將主題班會變成個人的“獨秀舞臺”。一堂主題班會,師生完全沒有互動,班主任以灌輸理念為主,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無法讓學生產生深刻的印象,主題班會的教育意義沒有得到體現。
一堂有效的主題班會,關鍵在于主題的選取。對于學校要求的主題,班主任應當及早進行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可以借鑒他人的經驗。從整理的資料當中,選擇新穎,活潑以及適應中學生心理特點的主題。對于班主任自身選擇的主題,應當盡量做到貼近學生生活,是學生感興趣或者有分歧的主題。主題盡量能夠升華,達到教育意義,避免空泛。
主題班會的內容應當做到班集體全體成員能夠參與,可以適當增加學生的展示環節,發展學生的個性。班主任應該有針對性的設計主題班會的內容,適當的下放一些權力交由在學生的手上。在主題班會中營造積極、活潑的氛圍,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
一些班主任認為主題班會只有枯燥的“滿堂灌”的組織形式。其實主題班會遠不止這一種組織形式,除了“滿堂灌”之外,主題班會還可以通過演講、茶話會、參觀或者文藝表演等等多種組織形式。即使主題班會主要是以講授為主,也可以在中間適當的穿插一些活動環節來活躍氣氛[3]。不同的主題班會,班主任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需要來選擇組織形式,切忌敷衍了事,不注重組織形式。
班主任在開展主題班會時可以恰當的下放一些自己的權力,讓學生成為主題班會的“主持人”。主題班會的開展也是鍛煉學生發展的有效途徑。鼓勵學生大膽積極發言,展現學生各自不同的風采。
主題班會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班主任的引導,當主題班會突發學生意想不到的反應時,班主任作為班集體中的“潤滑劑”需要及時對話題的走向進行引導和點評。不僅要肯定學生的合理觀點,而且當面對學生提出的新穎觀點時,應當主動抓住話題走向,順勢進行引導。班主任在主題班會的開展前應當有一個宏觀的講授,明確主題班會的意義和大致環節,確保主題班會的有序進行。在主題班會結束后也應該及時對學生們的反應進行評價,總結和升華主題班會的內容。
主題班會完成后,班主任應該及時的對主題班會進行評價和反思。找出此次主題班會中的不足,跟蹤后續學生的教育效果。改變自身的思維定勢,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不斷完善專業教育能力。
主題班會是班主任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在特定主題下開展的班會活動,對學生具有引導作用,針對是的班級中的教育問題,包括學生的問題、班級的問題都可以利用班會的主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學生自我管理,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道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