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丹 劉建忠
(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干部人事處(人才辦公室) 重慶 401120)
長期以來,我國的科研院所在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推動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推進和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許多科研院所在機構改革中轉為了企業,這些院所的組織結構、人事制度和人才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它們的創新能力逐步退化、老化,創新環境得不到及時更新,各方面制度更新過慢,無法適應市場的激烈競爭,導致人才大量流失,尤其是青年人才的流失,給轉制科研院所的創新、發展能力帶來了災難性的打擊,留下的人才的潛力和創造力也沒有得到充分的激發和發揮,導致人才隊伍進入惡性循環,單位發展變得愈加艱難。近些年,通過努力,轉制科研院所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人才工作仍面臨著一些問題:一是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部分人才流失比較明顯,年齡普遍偏大,人才斷層嚴重,中青年優秀人才缺乏。二是有效的競爭激勵、考核評價和成長機制仍然不健全、不完善,部分人員工作缺乏動力,執行力較差,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增能減的用人機制仍需推進。三是高層次人才缺乏。學術帶頭人、領軍人才、拔尖人才稀缺,優秀的市場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人才創新創造活力不足。四是薪酬、福利水平仍然較低,缺乏競爭力和吸引力,內育外引留才壓力大。五是人才發展面臨的外部競爭壓力日益增大,薪酬機制靈活度與自由度仍需提高等。[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領軍人才”“人才是最為寶貴的資源,只要用好人才,充分發揮創新優勢,我們國家的發展事業就大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指日可待”。
加強轉制科研院所人才隊伍建設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實現轉制科研院所自身價值的必然要求。轉制科研院所是我國重要的科研機構,是支撐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發展的骨干力量,是推動產業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轉制科研院所將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課題抓,是立足自身發展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做貢獻的一項有力舉措,更是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為實現自身價值和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做出自身貢獻的一份責任和擔當。[2]
加強轉制科研院所人才隊伍建設是市場競爭和轉制科研院所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轉制科研院所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成為行業科技進步的引領者,做好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做好技術研發和技術服務需要科研人才,做好企業管理需要管理人才,抓住市場、占領市場需要市場人才,在三個方面都能擁有一批人才,是轉制科研院所能夠跟上現代企業發展現實要求和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的必然要求和前提。建立創新發展所需人才隊伍的新格局是轉制科研院所當前最緊迫而艱巨的任務。只有通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吸引人才、引進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提升企業地位,擴大企業影響,并以此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促進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可持續健康穩步發展和良性循環。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要創造方方面面的條件和環境,抓住機遇,采取有力措施,搶占人才先發優勢。轉制科研院所要持續推進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建立長效的、可持續的激勵人才發揮潛力和創造力的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引才、育才、留才、聚才的氛圍。結合當前情況,轉改制科研院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以供探討:
一是要盤活現有人才的存量,持續加大中青年優秀人才的培育力度。培育中青年人才事關轉制科研院所事業的薪火相傳,轉制科研院所必須始終把培育中青年人才放在突出的位置,通過“老帶新、新促老”傳幫帶,促進青年人才成長,中年人才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同時,有利于做好新老人才的交替,形成人才良性循環培育機制,確保轉制科研院所人才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要持續深入推進轉制科研院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實施績效分配改革。轉制科研院所要建立長效的、可持續的激勵人才發揮潛力和創造力的獎懲機制;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和分配激勵機制,完善人才政策,給予科技人才創新專項獎勵,管理機制向科技人才傾斜,加大獎懲力度,做到能者上,劣者汰,庸者讓,形成水緊魚跳、生動活潑的局面;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探索性地實施股改、混改,核心科技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和高端市場人才可以持股,調動各類核心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持續加強轉制科研院所人才引進和培育工作。轉制科研院所要圍繞國家和地方人才計劃,結合單位自身發展目標及人才需求,堅持內育外引并重、專職兼職并重、研發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場人才三支隊伍并重的原則引育人才,加大高素質人才、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建成“青年科技人才 科技項目人才 專業技術帶頭人才 科技領軍人才”四個層面的工程技術人才梯隊;在單位內部營造“近悅遠來”的用人環境,愛才、容才、惜才的良好氛圍,從待遇、職稱、榮譽等方面盡全力關心支持人才,做到用事業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
四是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系統化推進人才隊伍建設。轉制科研院所通過深化改革,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逐步建立市場化的人才選用機制,市場化的人才流動機制,探索性地實施部分高端管理人才的市場化選用,構建務實高效管用,簡單易行的選人用人機制;讓合適的人才配置到合適的崗位上,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暢通各方面人才的流動渠道;建立市場化的收入分配機制,將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作為要素,堅持向考核優秀者、貢獻者大者、關鍵崗位人才傾斜。[4]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在深化轉制科研院所改革中,人才作為轉制科研院所改革、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轉制科研院所更要樹立識才、舉才、量才、用才、待才、育才的人才工作理念,真正以科學人才觀認識人才,集聚人才,使用人才;用宏偉的事業吸引人才、用共同的理想凝聚人才、用良好的環境留住人才、用長效的機制激勵人才,不斷開創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才輩出的新局面,保障轉制科研院所自身改革發展需要,為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