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謙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四川成都 611130)
鄉村休閑旅游項目對現代人來說并不陌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假期遠離喧囂的城市,來到在農村的休閑農莊等地度過自己的假期。休閑農業就是在現代農業的基礎上開發出的具有農業生產、旅游、銷售、餐飲等一系列產業功能的特色農業項目[1]。鄉村旅游項目與休閑農業項目的結合,既為農民打造了一條致富的產業鏈,又給城市游客帶來了一種別有趣味的旅游體驗[2]。但相關政策在實際落實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將總結在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中出現的普遍性問題,并對此提出建議,分析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給農村經濟帶來的好處。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的宗旨是扶持我國鄉村文化的發展,為農民帶去一條致富之路,但在落實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首先,項目的設計和規劃與實際脫軌,沒有從本村的實際情況出發,導致經營者無法正常運營,投資無法收回,最終不得不放棄項目,還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其次,一些投資者太看重項目的短期收益,但不熟悉鄉村情況,沒有相關經驗,盲目投資,增加了項目的風險。再次,鄉村項目規劃缺少對各個小項目之間關聯性的考慮,導致游客在旅游的過程中無法獲得很好的體驗,同時,缺少整條產業鏈的連接,會增加項目的投入成本。最后,一些鄉村規劃的項目與實際持有的資金嚴重不符,往往項目建設還沒完成,資金就用完了,又沒有新的投資進來,只能半途而廢。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是我國推出的新型旅游項目,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事情。鄉村旅游組織者應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努力學習那些優秀的項目經驗,并因地制宜地規劃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項目。首先,在項目實施初期,鄉村旅游組織者要實事求是地考慮本村的情況,抓住本村的發展優勢,比如,村民的主業是種植水果,就可以每年定期舉行“水果節”,組織比賽,甚至可以發展網上采購客戶等。其次,鄉村旅游組織者在爭取投資的過程中,應向投資方詳細說明本村的可投資點及收益點,實事求是地闡述實際情況,分析投資、收益時間,避免投資方因為短期內看不到收益而放棄項目投資。最后,項目規劃要以大局為重,設計好各個環節,讓每一個景點都有相關性[3]。例如,主營蔬菜的村莊在規劃餐飲時,可以把不同口味分到不同農莊、餐館。另外,項目在初期規劃時一定要考慮到投資方所投金額,避免后期因為項目資金不足而造成爛尾。當然,如果項目在規劃上確實有一些亮點,值得追加投資的話,鄉村旅游組織者可以同投資方協商,爭取加大投資。對以上規劃和設計工作都沒有經驗的村莊可以聘請有經驗的管理者對整個項目進行合理的引導和監督。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問題。
農業資源是農民手上最基礎的資源,鄉村休閑旅游項目的發展必須以農業資源為基礎。鄉村旅游組織者只有采用“農游合一”的規劃模式,才能讓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得到更長遠的發展。例如,在水稻收割季節,農民是正常收割成熟的水稻,游客則會將收割水稻視為一個旅游觀賞項目,甚至想要親自體驗一把。這種增值旅游服務就是最大化地利用了農業資源的體現。
合理控制農產品的銷售價格,吸引游客購買農產品,能在農村擴大農產品的銷售市場,為農民創造更多的致富機會。例如,鄉村旅游組織者可把農產品銷售市場設定為只銷售應季農產品的市場[4],保證游客所購買的蔬菜瓜果都不是反季節蔬菜,增加游客購買的信心。這將對帶動農民的就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讓更多農民在家就有收入,不用遠離家鄉去就業,減少了留守老人及留守兒童。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近年來,我國的無人村、老人村越來越多,大量耕地、農田被閑置,最終淪為荒地、荒山。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為農村人帶來了致富的機會,為農村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有規劃的項目設計改善了農村的面貌,又為城市人提供了一個休憩健身的好場所。
假期出游是當代人生活的常態。可是,由于旅游景點數目少,一到節假日,一些知名度較高的旅游景點就人滿為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正好可以為這些景區分擔游客壓力,為游客多提供一些選擇,也為鄉村多爭取一些創造經濟效益的機會。
綜上所述,在國家的號召和扶持下,已經有很多地區開始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在這個過程中,有的項目成功了,有的項目失敗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相關從業者解決和面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的前景是非常可觀。它不但有助于解決當前農村面臨的農民收入問題、就業問題、留守老人和留守孩子等問題,而且能豐富農村人的農業生活,還能為城市人提供一個休養生息的好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