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銳
(甘肅財貿職業學院 甘肅蘭州 730000)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他們選擇這個專業之前都沒有接觸過太多舞蹈,大部分人的舞蹈功底都需要從零開始培養,雖然有一小部分學生在入學前接受過專業的舞蹈培訓,但都與學前教育舞蹈差別較大,從理論和實踐上來講都不符合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理念。因此,在對這些學生進行舞蹈課的教學之前,教師要依據他們的群體特征,制定科學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對舞蹈的興趣和愛好,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初期的教學中,教師要解決的不是學生舞蹈專業素養不夠的問題,而是他們的畏難心理,由于對舞蹈一無所知,不知道怎么學習才能有所提升。教師應多為學生做心理疏導工作,讓他們明白剛開始接觸全新的領域誰都會產生這樣的焦慮,只要跟隨教師的指導學習,舞蹈素養就會逐步提升上去。
例如,有些學生舞蹈功底實在太差,在剛開始接受舞蹈培訓的時候,常常手忙腳亂出現各種錯誤,學生就會認為自己根本不是學舞蹈的材料,從而逐漸喪失對舞蹈的學習興趣,最終放棄這門課程。教師發現這樣的情況要及時作出應對,對于學習進度緩慢的學生,可以單獨在課下進行培訓,既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又能緩慢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在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展示舞蹈的魅力,讓他們在優美的舞姿中感受到美的體驗,從而在心里迸發出強烈地參與舞蹈學習的欲望,進而在舞蹈的學習中投入更多的熱情和精力,提升自身的舞蹈專業素養。[1]
較差的舞蹈功底不僅會影響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興趣,還會影響到他們日常的舞蹈訓練,在學習一些高難度的技術動作時,孱弱的舞蹈功底常常拖累他們學習進度,挫傷他們學習舞蹈的自信心。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不僅要完成讓學生學會舞蹈的教學任務,更要讓學生建立起學習舞蹈的自信心,讓他們對自身能力產生自信,才能發揮出他們最大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舞蹈教學訓練的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分階段教學法,遵循科學的教育規律,逐步提升學習內容的難度,幫助學生一步步地建立舞蹈學習的信心。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在學生取得進步之后,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難度,確保他們能一直學習到新的內容,從而對舞蹈學習一直保持著新鮮感。
例如,在第一階段的教學內容中,教師要以簡單的舞蹈練習內容為主,比如幼兒舞蹈、古典舞等這些相對來說較為簡單的內容。這些舞蹈能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動作功底,學起來容易入門,很容易為學生建立起學習的信心。第二階段的教學內容以藏、蒙、維等常見的舞蹈形式為主,難度較之前有所提升。學生有了之前練習的基礎,學習起來開始可能會有些吃力,后面也會逐漸熟練。教師在教學中應穿插一些幼兒舞蹈方面的理論知識教學,為學生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基礎。第三階段的教學內容以學生觀看影像資料自己編排舞蹈為主。這可以訓練學生以后教學時要用的專業性技能,能為幼兒量身制定一些簡單的舞蹈設計。[2]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以培養綜合素養優秀的專業幼兒教師,為學前教育機構長期輸送優秀的幼兒教育人才為目的,因此,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就成了重要教學任務。目前,在大部分的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教師還是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對于舞蹈教學并不重視,殊不知這嚴重制約了學生專業素養的發展。舞蹈是幼兒教育中占課時比重很大的教學內容。小孩子性格活潑,喜歡蹦蹦跳跳,舞蹈是他們十分喜愛的教學方式。教師還可以將一些生活常識編成兒歌,讓小朋友在唱唱跳跳中收獲了快樂,也收獲了知識。因此,在高職學前教育中,學校一定要重視對學生舞蹈素養的培養,利用上課時間讓學生輪流扮演師生演練舞蹈教學活動,從中積累舞蹈教學的經驗;與當地幼兒教育機構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學生提供實踐舞蹈教學的平臺,讓他們能夠學以致用,也對就業形成清晰的認知。
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特色化發展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踐,考慮學生學習中的實際情況和心理變化,根據市場對幼兒教師的要求隨時調整教學內容,以舞蹈教學為媒介全面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為學前幼兒教育輸送更多的優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