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蕾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岱山分校 江蘇南京 210041)
當下,市面上有許多初中繪本。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繪本教學的好處,他們大多認為這些繪本只是在于輔助學生學習課本內容,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某些詞句意義,還沒有意識到繪本教學對學生思想品質教育的影響。
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初中教學大綱中提到了“充分發揮美術教育陶冶情感的功能,努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1]美術教育,是讓學生學習一些關于美術的知識以及繪畫創作技能,陶冶情操、追求高品質的生活。美術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美術課程是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它能夠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形成,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對于學習美術,學生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美術技能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學生只有在廣泛的文化背景中來學習美術、感悟美術、理解美術,才能真正體驗美術的精髓。美術學習對學生的觀察力、空間思維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處。
學校是育人的天地和搖籃,是實施德育教育最重要的一環。學校要將德育滲透到每個年級、每個班級當中,落實到每個科目、每個課堂中。同時,德育教育還需要社會和家庭的支持。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學生的思維、性格主要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學校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學校文化建設和管理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中,引導學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例如,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師可以定期讓學生欣賞一些關于紅軍、關于抗戰的作品,為學生講解那時候戰士們的英勇事跡,教育學生要注重品德,讓學生成為品德高尚,具有家國情懷的優秀人才。
現如今,由于長時間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學生的文化知識學習,更多的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沒有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為目的。學生不明白學習的意義而成為了考試的工具。美術學科的教育目的是幫助學生學會感受美、欣賞美,從而能夠創造美。教師需要及時認識到這一點,幫助初中學生真正理解學習的意義。例如,在學習蘇少版八年級上冊“自然意趣”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一些經典的古代藝術作品進行賞析,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2]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初中美術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在新課程改革中,其重要的改變就是從“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在以“教師的教”為中心的教學中,教師是以個人的教學風格進行教學設計。這樣的教學過程沒有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遏制學生的創造力。而“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樣的教學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例如,在蘇少版七年級上冊美術第二課“熟悉的物品”教學時,美術教師先對一組靜物畫進行分析,接著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去查詢資料了解靜物畫的構圖等知識,并收集身邊的物品帶到美術課堂上。然后,教師就每位學生的物品進行點評和講解。這樣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學生對教師講解的知識會有更深入的理解。[3]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繪本教學將復雜、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繪本學習也可以打開每位學生的內心世界,培養其道德水平,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美術教師也要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改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為社會培育出更多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