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真
(山東省鄒城市東灘煤礦學校 山東濟寧 273512)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對幼兒園的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幼兒園的管理者必須尋找更為科學的方法,讓自己所管理的幼兒園成為一所具有較高教育成效和良好形象的知名幼兒園,從而讓不具備自理能力的孩子們能在良好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在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幼兒園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那么,怎樣讓幼兒園教師把教學目標自然地滲透于教學工作中,從而讓孩子們循序漸進地接受知識和自覺地養成良好習慣呢?這就與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精細化管理息息相關。
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精細化管理,不僅包括管理方式,也包括對孩子們的學習與成長的實時把控,以及與幼兒園相關的方方面面的工作。實際上,精細化管理就是對常規管理的升華,是對規范管理的延續。在當前的實際工作中,很多幼兒園管理者對待精細化管理的重視態度還有待提高。他們有的雖然提出了精細化管理的概念,然而沒有有效地付之于實踐。還有很多幼兒園管理者,其觀念還停留在整體化管理的階段。他們往往以結果為導向,忽略或不及時解決幼兒園管理中出現的細節問題。他們的此類工作情況,都與幼兒園教育的初衷和目的相違背。[1]
對教師的管理工作,最能體現出精細化管理的成功與否。當前,有較多的幼兒園甚至沒有設立較完善的教師考察體系。這就導致幼兒園對教師的教育工作沒有科學的衡量標準,也就可能導致出現教師失責的情況,從而損害到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幼兒園管理者要想讓精細化管理工作能夠長期并有效地實施,就必須要全園教育工作者具有充分的精細化管理意識,要從每一個工作細節中,認真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幼兒園管理者必須使每一位教師認識到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并把每一位教師的工作職責落到實處,對每一位教師進行明確的職責分工。比如,班主任全權負責班級的日常教育工作中的大小事務;生活老師負責孩子們的作息;活動老師負責孩子們的課余生活。這樣才能讓每位教師都能在幼兒園工作中發揮出自己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有利于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讓他們具有主人翁的意識和責任感。這樣也才能讓幼兒園的孩子們身處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氛圍之中,從而健康成長。
精細化管理離不開各種具體的規章制度的支持。因此,幼兒園應當建立并健全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這些制度中應該有懲罰也應該有獎勵的標準,并且不僅要針對教師,也要針對管理者。要想讓這些管理制度落到實處,首先,幼兒園需要成立以院長為首的精細化管理實施委員會,并讓每個班級和部門成立實施管理小組,由班級和部門的領導任組長,使責任和分工明確到每個人,從而讓幼兒園全員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其次,幼兒園要制定精細化工作的實施方案和評估保準,使委員會及小組成員明確和熟知精細化管理的理念、目標及崗位職責,確保每位教師對自己的職責界定十分清晰和明確;最后,幼兒園要定期對職員進行培訓和考核,并把工作明細和考核結果公開透明地進行公示。[2]
在幼兒園教育工作精細化管理的具體實施中,首先,幼兒園管理者要加強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檢查,要把日常普遍檢查和學期總結檢查相結合,并在檢查的同時加以指導。例如,幼兒園管理者既要定期檢查教師的備課情況、教學內容的全面程度以及教學方法等,也應要求教師在學期教育工作結束后及時寫出教學反思并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其次,幼兒園管理者要加強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高家長對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了解和認識,爭取家長的理解與信任,以更順利地實施幼兒園的精細化管理。最后,幼兒園管理者還應要求各班教師組織班級的衛生打掃和環境布置,從而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環保意識。
綜上所述,幼兒園管理者對于幼兒園的精細化管理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上,而是要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進行實施。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需要幼兒園全體員工持之以恒,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