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斌
(江蘇省張家港市塘橋初級中學 江蘇張家港 215611)
2020年的寒假是一個特殊的寒假,一場新冠疫情推遲了各地學校開學的時間。筆者利用延遲開學這段時間指導學生居家學習,在通過云技術開展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方面進行了一些實踐探索。
目前,筆者所在學校的信息技術教材為江蘇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18年審核通過的教材,課時標準七年級每周2課時,每學期共40課時;八年級每周1課時,每學期共20課時,課時總量偏少。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項目組成員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共同完成一項綜合性任務,所有成員經歷全過程,通過親身體驗、深刻理解來獲得核心素養發展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強調真實性、應用性、邏輯性[1]。
信息技術課程課時總量偏少。項目式學習可以把信息技術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整合在一項或多項綜合性任務中開展,教師可以通過線下(課堂)和線上(網絡)結合來開展教學,完成教學任務。
開展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包括方案的制定,資料的收集、存儲、加工處理,作品完成等。這里將涉及在線交流評價、在線協同處理、云存儲等云技術應用。
筆者在所教的3個班級中每班選3位學習能力強、信息素養高、家長支持、條件允許的學生組建項目負責小組,小組成員通過簡單易用的微信視頻會議平臺召開項目方案制定會議,經過討論確定方案如下:
1.項目主題:《新冠病毒疫情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2.學習目標:掌握圖片、音視頻、演示文稿等制作方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增強學生衛生意識,樹立尊重科學、敬畏生命等意識。
3.學習分組:每班8組,每組5~6人,每組確定1名組長負責項目學習協調組織工作。
4.交流工具:微信視頻會議、騰訊會議、釘釘等平臺,每組選擇一項交流工具,由教師和每組組長負責技術支持,組員參與。
5.作品呈現:電子小報,文本演講稿(配朗誦音頻),PPT演示文稿,音頻作品,微視頻作品等。每小組任選一項作品呈現方式。
6.作品制作:上網搜索相關材料,通過教材提供的方法進行圖片、音視頻素材處理與加工,成員之間可以在線討論、在線相互協作,通過騰訊文檔等在線編輯文本、處理表格數據、制作PPT演示文稿等完成作品制作。
7.學習時間:從3月2日開始總學習時間為12天,每天晚上6∶50-8∶50在線學習,第1天完成在線交流工具安裝與調試。我們用3天時間構思作品和收集素材;用6天時間完成作品制作;用2天時間班級各組內進行作品評價、完善、保存上傳。
8.交流評價:以小組為單位,制定評價表,內容包括小組分工情況,每次在線交流參加人數,提問回答次數,項目完成每班評選最佳作品、最佳參與學員、最佳合作學員、最佳小組等。最佳作品將在線集體展示。
9.資料保存:每組素材及作品可以存儲在360云盤、百度云盤等網絡云存儲設備上,組內成員共享。
方案確定后,各班各小組按照方案自主開展項目式學習。教師的作用主要強調價值理解而非知識講授,強調指導實踐而非解析知識。這次項目式學習優秀作品很多,例如,初一(1)班第2小組電子小報作品,布局合理、版面清晰、圖文并茂,作品體現了該組同學扎實的信息技術設計與操作能力,同時在衛生習慣養成,公共衛生環境維護等方面的意識得到體現。初一(3)班的第1小組,作品以微視頻方式呈現,該組同學視頻編輯技能熟練,作品弘揚了英雄人物事跡,體現了生命的可貴。類似這樣好的作品還有很多,同學們的實踐能力、信息素養、價值觀都得到了很好體現。
學生通過云技術交流討論確定項目式學習方案,通過網絡收集素材、處理素材,通過在線編輯文本、表格數據處理、PPT演示文稿處理、資料在線保存等實踐操作,對云技術的應用能力得到了加強,信息技術素養得到了提升。
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云技術的應用,完整地經歷規劃方案、資料收集、展示交流、完成作品、評價改進等各階段。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在線配合,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協作意識不斷增強。
利用云技術開展項目式學習,學生在互動交流中經歷思辨決策,提高了學生總結提煉、演示表達、有效溝通的能力。在反思、改進、評價的過程中,學生能深入分析問題、接受反饋意見,溝通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利用云技術開展項目式學習,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能是基礎,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2]。在引導下,學生在如何正確面對網絡、正確使用云技術開展學習,以及衛生習慣養成、社會衛生環境維護、熱愛科學、敬畏生命等方面有了正確認識。
此次利用云技術開展項目式學習,教師過分強調自主學習而忽視學科知識的講解和指導。有些學生的基本技能、信息素養沒有得到很好加強和提高。
從過程來看,教師要評價學生學習的專注度、參與的深度和廣度;從合作來看,教師要評價學生小組內分工、合作水平、團隊貢獻度;從結果來看,教師要評價學生階段性收獲、成果和繼續學習的愿望。過程性評價是項目式學習的主要評價方式,設計必須詳細,落實必須到位。
利用云技術開展項目式學習,學生學習時間、空間發生了變化。這需要學生很強的自學能力和自控能力。在此次項目式學習開展的過程中,有些學生沒有積極參與學習,把時間浪費在上網、聊天、游戲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教師、家長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監督。因而,教師和家長需溝通合作,家校聯手,才能提高學生網絡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