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英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學區(qū)元古堆小學 甘肅定西 748202)
核心素養(yǎng)是深化課改、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是我國制定新課標的核心依據(jù)。信息化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教育資源,優(yōu)化教學過程,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應用信息化技術是十分有必要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系主要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以及文化品格。本文對這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的具體措施。
英語學習是語言的學習,重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聽和讀是信息的輸入途徑,說和寫是信息的輸出途徑。在教學中,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教育資源,方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英語知識,使其能在特定的語境中運用語言知識獲取信息、吸收信息,從而綜合信息和傳遞信息。這樣,學生便能在交流中提高語言能力。教師便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的方式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并掌握語言,提高語言能力。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充滿趣味的情景視頻,創(chuàng)設特定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學習外國人發(fā)音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例如,在學習陜旅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Our new house這一課時,教師就需要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能聽懂,會寫會讀,并能說出house、study、bedroom這些單詞,還可以用there be句型造句。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就播放一個小視頻。內容可以是一個美國兒童介紹自己房間的視頻,里面有這些基礎單詞,并且還有there be的句型。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模仿,或者讓學生用這些單詞和句型來介紹自己的房間,使學生在完全掌握單詞和句型的同時,也能增強語感。
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各種能力,包括觀察記憶、閱讀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要以學生為主。只有學生主動去學,才能鍛煉并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采取播放趣味視頻的形式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教師還可以用播放音頻的形式,讓小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自己的耳朵,通過聽英語來獲取內容和信息,以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詞性推測能力,從而大幅度增強其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授完Our new house這一課的重點單詞和句型后,播放一段一個小朋友的語音通話錄音,并在開始錄音時就給小學生們提出問題:你們可以通過這個小朋友說的話知道他的房子里都有什么東西嗎?教師要讓小學生們根據(jù)這個小朋友的描述,說出這個小朋友提到的,家里面都有什么,誰提的多誰就獲勝。這樣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能自發(fā)調動感官,以完成學習任務。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對信息進行預測、推理和篩選,并對故事進行復述和講解。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創(chuàng)造性。例如,教師可讓學生在學習our new house時通過觀看視頻,轉述視頻中小男孩對自己房間的介紹,或者是讓學生自己介紹自己的房間。這樣便能讓學生在無意識中得到鍛煉,學會由表及里的思維方式。學生通過將信息裝入腦中,再轉化出去,使其變成有邏輯性的句子。這樣可以增強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嚴謹性。[1]
目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大多都是從三年級開始的。在三年級以后的英語學習過程中,許多英語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會講很多外國的故事以及美景,或者是推薦觀看外國動畫片。學生可能會因為對外國文化的不了解而充滿向往,甚至覺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注意正確引導學生對待中西方文化,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更要引導學生從小就樹立家國情懷,在學習他國文化的同時,熱愛本民族文化,塑造優(yōu)良的文化品格。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英語學習與個人發(fā)展、國家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密切相關。例如,在學習完Our new house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舉行一個小型的討論會,讓學生們介紹自己的家。教師可搭配比較抒情的音樂,問學生喜歡現(xiàn)在的家嗎?通過這種方式,教師便可引出主題:國家也是我們的家,是培養(yǎng)、保護我們的地方,是我們走到哪里都不能忘卻的,無論經(jīng)歷什么,這永遠是我們的根,只有國泰才有民安,有國才有家。
每一名教師都應當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信息化技術落實核心素養(yǎng)目標,確保核心素養(yǎng)落實到每一堂課,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教師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知識與綜合運用能力,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使其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