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玲
(山東省墾利實驗中學 山東 257500)
核心素養主要指在相應的學習階段,學生所要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其在物理這門學科中主要體現為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能力、科學的態度和責任等。然而,依據以往的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深,導致教學氛圍不夠輕松,學生學習起來壓力和難度較大,學生學習興趣逐漸降低。長此以往,這便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消極影響,嚴重阻礙學生的發展,不利于其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此,現代初中物理教師要打破應試教育的桎梏,創新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舒適的學習環境,以此來對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進行有效培養,進而促進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提升。[1]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情境教學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可以有效地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提高學生對物理的熱愛程度,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為此,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設教學情境。例如,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并結合生活中的物理知識來增強學生的物理觀念。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教學情境,通過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以便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以新人教版八年級教材內容為例,在學習“光的反射”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生活和問題結合起來創設教學情境。例如,教師可以以生活中從碗中看筷子,發現筷子是彎折的現象提出問題:產生這個現象的原理是什么?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情況?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并進行討論探究。這樣的方式能有效幫助學生了解物理的實用性、生活性,提高學生的物理觀念,加強學生的科學思維,促進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2]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然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忽視了實驗教學對學生的作用,過分地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導致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遲遲得不到有效的發展。為此,要想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發展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教師就要重視物理實驗,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多動手、動腦,鼓勵學生對實驗進行創新,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步驟,引導學生自主記錄數據,啟發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實驗。以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材內容為例,在學習“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要讓學生動手進行實驗,并在學生得出結論后,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例如,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主要為凸透鏡,如果將凸透鏡換成凸透鏡加凹透鏡,結果會是如何呢?教師可以此來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提升。[3]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要進行教學評價,以此來使學生形成科學的態度。教師進行教學評價,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認識到自身在實驗過程中所采取的態度和自己學習時的責任心,以便學生能夠及時糾正自身的缺點,及時改正自身的態度,采取正確、積極的科學態度進行學習。為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以一周為周期進行教學評價,設置評價內容。例如,課堂中的積極程度,做實驗過程中的態度,面對任務時所具備的責任心等,以此來促進教學評價的順利進行。另外,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除了教師評價之外,學生之間也應該互評,以此來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身,進而更好地進行改正,以此來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基于現代社會背景下的教學發展方向,可以有效加強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提高學生內心的素養,提高教學質量。為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進行反思和總結,不斷地在創新教學方法的道路上積極探索,以此來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